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金色丝路上的绿色使者
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争当现代农业国际合作的“排头兵”
文章字数:3435
吉尔吉斯斯坦企业代表团来杨凌访问


杨凌示范区开展农业科技援外培训

    厚重的黄土孕育了中华文明的肇始,奔腾的黄河书写着人文始祖的初兴,八百里秦川滋养出华夏民族历史版图上的风华。周秦汉唐文武圣地,钟声鼓瑟声闻于天,这里是陕西。胡笳羌笛,大漠孤烟,2100年前,汉使张骞从这里启程,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桑田沧海,物换星移,2100年后的今天,站在“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上,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又走出一位新的使者,沿着丝路一路播撒着绿色与希望——这就是中国农科城,杨凌。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为了充分发挥杨凌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农科教资源优势,陕西省政府提出,要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面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和挑战,杨凌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建设,着力打造丝路经济带政府间农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涉农商贸合作的重要中心、涉农科技研发的重要基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示范基地等“四个载体”,加强旱地作业与设施农业、环境调控与节水灌溉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撑,在丝路沿线国家建设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争当现代农业国际合作的“排头兵”。
    杨凌,这个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农业新支点,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正鼓足干劲,提升着国际交流合作层次,构建着对外合作新格局,增强着对外合作水平,向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的方向大步迈进。
    特色突出 五大优势助发展
    杨凌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新中国诞生以来便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科研教育基地,有着中国农业硅谷、中国农科城等诸多美称。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设丝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方面,这片古老而又崭新的土地彰显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明显的区位优势。位于关中平原腹地的杨凌,距西安82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60公里,新亚欧大陆桥、西宝高铁、连霍高速穿境而过,战略位置显著,更是“一带一路”中唯一拥有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交流亮丽名片的地区。
    ——亮丽的品牌优势。2015年,在中国最权威的品牌价值评价会中,“杨凌农科”荣获中国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第二名,价值评价661.9亿元。以“杨凌农科”为标志,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诞生了一种崭新的、更具现代气息的农业区域品牌。此外,随着第二十二届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中国杨凌”已成为国内外农业科技领域一张闪亮的“名片”。
    ——雄厚的科技优势。60个国家和省部级研发平台、70多个学科、近6000名科教人员聚集于此,使得杨凌成为当今世界农业科教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从首只体细胞克隆羊“阳阳”,到世界最大的基因编辑白绒山羊种群;从“双低”优质杂交油菜种秦油7号,到小麦优良品种西农979,科技创新是杨凌不言自明的重要优势,也是助推其发展的主引擎。
    ——独特的体制优势。作为目前我国最早设立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拥有独特的省部共建和省内共建的体制优势。国家科技部等23个部委和省政府共同建设,陕西省成立了由37个厅局组成的省内共建领导小组,共同支持杨凌发展。独特的共建体制优势,贡献了杨凌更加灵活的发展机制。
    ——丰富的对外合作实践优势。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5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政府间项目合作协定,与7个国家开展的农业科技产业合作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内引外联 国际合作显格局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驼铃声声,为中亚送去了中国冶铁、掘井等技术和先进的农具,同时胡麻、石榴、葡萄、苜蓿等西域作物也由丝路传入我国。而今,“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构想翻开了我国农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新篇章,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平台,打造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园区等项目,杨凌优势互补,内引外联,展现着国际合作的多元格局。
    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平台。杨凌农高会是中国农业科技领域最负盛名的5A级展会,被誉为“中国农业奥林匹克盛会”,在国际农业合作中发挥着典型平台的作用。“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发展论坛作为农高会打造出的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农业高端论坛品牌,为丝路沿线各国政府、企业和专家学者搭建了高层对话交流的平台。此外,农高会国际合作周的影响持续增强,自2006年起至今,杨凌已举办10届农高会国际合作周,仅2015年就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参加。
    依托农高会国际合作周、现代农业高端论坛、国际农业科技论坛等系统平台,杨凌致力于发展成为世界农业领域的“达沃斯”,在建设丝绸之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中展示着强有力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建设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园区。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杨凌与丝绸之路国家间既有相通性,也有互补性。面向丝路沿线国家建设国际合作园区,是拓展与其高效对话的重要途径。目前,一批重点国际合作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走出去”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重点建设的8个国际合作园区顺利推进。“请进来”在杨凌区内重点建设的中美(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3个国际合作项目有序进行。此外,杨凌还积极打造了丝路农业合作三大品牌园区:中—哈现代农业创新园、中—荷农业科技产业园以及杨凌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展示园,在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领域中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
    同时,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和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库、中澳墨尔本肉牛养殖示范基地、中美内布拉斯加现代农业科技园等的建设,杨凌深化着同农业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探索现代农业国际合作的新方式,开拓了国际合作的新领域,显著提升在国际农业产业领域中的对外影响力。
    多边互动 援外培训见成效
    作为当今世界农业科教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杨凌因势利导,自2005年开始承担国家援外培训项目,内容涉及旱区农业生产环境调控和水土保持等领域。2011年,在商务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正式在杨凌成立,历经数年发展,已经造福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架起了诸多丝路沿线国家与我国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成立后,在原培训基础上增加了农业经济管理、节水灌溉、设施农业等新主题,并将培训语言由英语扩展到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四种,使得培训规模迅速扩大。2014年7月,陕西省首个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旱作农业技术援外研修班“2014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家农业管理研修班”在杨凌开班,共有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4个国家的12名农业官员参加培训。卓见成效的援外培训工作得到了商务部、科技部的高度评价,科技部将杨凌作为优秀单位,组织全国承办单位赴杨凌考察学习援外培训经验。除了对丝绸之路国家的农业官员展开培训外,杨凌还连续5年在农高会期间举办了部级官员研讨班。
    依托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杨凌现代农业援外培训工作成效显著:2005年至今承担国家商务部、科技部援外人力资源培训项目67期,已培训来自110多个国家的1510名农业官员、农业技术人员。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2.04亿美元,引进利用外资项目48个,合同金额4.72亿美元。
    目前,杨凌正充分发挥着区内两所大学的科教资源优势,扩大招生和培训规模,积极探索在国外承办双边培训项目: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主,扩大留学生接收规模;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和示范区国际交流中心为主,帮助中亚国家培养涉农实用技术人才。最大程度促进援外人力资源培训与国际合作项目有效对接,更好地服务于示范区国际合作工作的开展。
    以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为基础,设立国际旱作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加强国际培训,扩大培训范围和规模。在建设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的征途中,杨凌正提升着在丝路沿线各国的知名度,打造“一带一路”最具影响力的农业技术援外培训中心,并全面推进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的科技合作,共建商贸交流新平台,开拓农业科技援助新途径,共同开创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新局面。
    不论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火如荼的国际合作,还是卓见成效的援外培训,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的过程中,中国农科城杨凌正渐臻佳境,把绿色的种子沿途播撒在金色丝路上。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开局良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励精图治,锐意进取。面向未来,杨凌将继续深化同丝绸之路国家的合作,以园区及国际合作项目建设为重点,建立对外合作双多边有效机制,挖掘国际合作平台潜在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出农业科技服务和国际农业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为目标,唱响中国农科的时代强音。(据《人民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