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给侧改革的当下,农化行业正在推进的落后产能的淘汰。想要通过淘汰落后实现行业健康发展,几轮无情的“淘汰赛”是行业进步避免不了的。
行业“淘汰赛”山雨欲来 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化行业,尤其是化肥、农药产业,近年来饱受产能过剩困扰,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强、创新水平不高、行业盈利能力低下。以尿素为例,5年来,新建产能增长了2870万吨,退出产能不足1400万吨,产能过剩量达1000万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指出,今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行业务必在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果断推出新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淘汰“僵尸企业”。李寿生会长一针见血地指出,淘汰“僵尸企业”是个必须迈过去的坎,而且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
苦练内功才能走得更远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化肥行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基本全部取消。就在上个月,化肥增值税过渡期结束,对化肥统一征收13%的增值税,无疑让肥企倍感压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做到不被“淘汰”,提升自身、分析对手,战役前筹备工作的枪声务必打响。
一些嗅觉敏锐的大企业已开始苦练内功,积极转型升级,以保在激烈的“淘汰赛”中走得更远。除了心连心外,金正大、新洋丰等企业多年来一直在紧紧围绕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节本降耗苦练内功,积极践行产品差异化战略,开发出一款又一款紧贴市场需求,为农节本增收的复合肥、水溶肥、生物肥、专用肥等肥料产品,并提供有针对性、令农户感动的服务,这也正是这些企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体现。
我们有理由相信,哪怕行业的“淘汰赛”再惨烈,内功练好的企业必将杀进决赛,路将走得更远。反过来说,那些只注重炒作概念,产品毫无科技含量的企业必将在“淘汰赛”中出局,这对整个行业进步是好事。(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