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十年九旱,何来连年丰收?
——探寻“双重约束”下的农业转型新路
文章字数:1011
   在粮食连年丰收背后,农业发展正面临新课题:地下水超采、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越来越紧。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资源难支撑、环境难承载,发展不可持续。
   农业发展方式怎么转?如何保护资源环境,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甘肃多地因地制宜,科技引领,探寻“双重约束”下的农业转型新路。
    甘肃缺水,全省旱地占到耕地面积的70%,近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是中东部,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的6%。
   然而,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彻底改变了这里的面貌。“十年九旱”的基本面没有变,但甘肃粮食生产却连年丰收,连续5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新技术有多神奇,记者一探究竟。
    逼出来的“全膜”技术
    甘肃定西市香泉镇马莲村农民苏尚仁家里10亩地,过去小旱小灾、大旱大灾,“‘有土没水’,年份不好时,连一家人的口粮都供不上。”
    上世纪80年代,甘肃一些地方开始尝试地膜种植技术。几代农技人员不断钻研、攻关,从“半膜”发展到“全膜”,再结合起垄沟播,甘肃人自主探索出“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并于2007年在全省推广。
    主持该技术主体研发的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介绍,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道理简单,就是秋雨春用,在雨季过后田间起大小双垄,沟内播种作物,用地膜将耕地全覆盖,减少蒸发,保住土壤墒情。
    这一技术不仅能保墒、集雨,还能增光、增温,可以使降水利用率由40%~50%提高到70%以上;每毫米降水的粮食产量由不到1公斤增加到2.5公斤。
    苏尚仁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8年起,他将小麦改种成覆膜玉米、土豆,玉米亩产达到1800斤,年收入3万多元。
    标准化技术有讲究
    抗旱技术立足生态,因地制宜,用好“天上水”、保住“土壤水”。杨祁峰介绍,甘肃省正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使自然降水期和作物需水期高度吻合
。依据海拔、积温等因素,确定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和小麦的优势区域。年降水量在250—450毫米的区域以秋覆膜为主,年降水量大于450毫米的区域以顶凌覆膜为主。秋覆膜面积比重增加到56%,基本覆盖了适宜区域。
   甘肃庄浪县柳梁乡李山村农民李文军,讲起抗旱技术如数家珍:“技术规程写得明白,土壤含水量达到15%以上,玉米才能发芽,大小垄宽度、种植密度也都有讲究。”
    集成抗旱技术不断成熟,实现了保粮食与保生态双赢。庄浪县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建成百万亩梯田,把过去的“三跑田”建成了“三保田”。目前全县林地面积达到64万亩,截至2015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800多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75.5%,实现了绿色增收。(据《人民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