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是四川丹棱县的一种桔橙特色品种,丹棱县是一个典型的西部丘陵地区农业县,“农不富、财政穷”是昔日的真实写照。如今的丹棱县则因“不知火”而今非昔比。去年,丹棱“不知火”的产量13.5万吨,均价每公斤9元,产值达12亿元,果农人均收入22857元;今年,均价每公斤10元,产值至少在15亿元以上。
丹棱的“不知火”为啥这样火?丹棱县委书记钟维钦说:“‘不知火’之所以能成为丹棱县8万多名果农致富的‘摇钱树’,这得益于丹棱县瞄准市场需求走‘供给侧’之路。”
更新换代新品种,满足消费者需求,占领市场高地“关键还在于脐橙不好剥皮,越来越挑的消费者不喜欢。”被丹棱人亲切地称为“丹棱桔橙之父”的桔橙专家谭后根说,“只有更新换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优新品种,才能占领市场高地。”
为此,以谭后根为代表的团队,先后引进和繁育国内外30多个柑橘优新品系进行试验,结果发现通过脐橙树嫁接的“不知火”既好剥皮,又吃起来脆嫩化渣、甘甜多汁,不仅适宜丹棱环境,而且通过技术攻关后实现“留树保鲜”到次年3至5月上市销售。而每年这个时候,正是桔橙水果无新鲜水果的淡季,从而填补了桔橙水果淡季无新鲜水果的空白。
要种出好品质的“不知火”,离不开技术丹棱县在对3万多人次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坚持每年举行“不知火”种植技术大比武,让广大果农竞相学技术,不断提高“不知火”的品质。全县果农均按照标准化体系培育,严格测土配方施肥,通过种养循环全部施用有机肥料。
好水果要卖好价,还要会吆喝,打通市场瓶颈从2013年起,丹棱县坚持由主要领导带队连续在成都、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推介“不知火”,把丹棱“不知火”的品牌叫响,同时巧借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销售、线下展销,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强势宣传,从而使丹棱“不知火”名声大振,供不应求。
目前,丹棱县的“不知火”不仅成功敲开了全国各地消费市场的大门,且远销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姚永亮 陈健)
开栏语: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在长期的果业生产实践中,研究摸索出一些果树栽培新技术、新成果,破解了果树生产中的难题,为果树的增产增收以及提高果品的经济效益,促进现代果业发展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为推广果树栽培新技术、新成果,积极服务广大果农,提升报纸指导果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本报从即日起开设“果树栽培新技术·大家谈”栏目,全面展示各地果树栽培新技术、新成果,敬请关注!
——访山东省寿光市一边倒果树研究所教授蔡英明
■本报记者 王海明 实习生 丁义锋 通讯员 沙河
果树生产四大难题即投产慢、产量低、质量差、难管理,不论其他技术怎么改进,也绝对不能同时解决。如果稀植少留枝叶,则优质、易管,但晚产、低产。如果密植多留枝叶,则早产、高产,但质劣、难管。一边倒技术同时解决了这四大难题,因其速产高产、速效高效、至简至易、节省开支,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
新技术往往带来新的突破和意想不到的成功,近日来,本报甘肃天水、山西万荣、陕西安康、新疆昌吉等地读者打电话纷纷咨询果树栽植新技术——果树栽植一边倒管理技术。为此,记者在果树专家的引荐下电话采访了该技术的发明人——山东省寿光市一边倒果树研究所所长、高级推广研究员、高级科技咨询师蔡英明教授。经过几次约请,他不是在外地出差给果农讲课,就是在去讲课的路上。从电话上能感受到蔡教授每天忙碌在技术推广的事务中,也能感受到他的辛劳但却充实的内心。电话里,他的电话每每被咨询技术的果农打断,相信他每走一处,看到一边倒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果农收到良好的效益,内心一定比果农更开心、更鼓舞……
记者:您好!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一边倒技术的研究背景吗?
蔡英明:第一、不论什么样的果树技术,都是上边见光而下边不见光、南边见光而北边不见光、外边见光而里边不见光,不见光的部位光秃、果少、低产、色淡、品质差。而一边倒技术,永无里外,永不光秃,上下、左右、前后都见光,几乎所有枝、叶、果都见光,高产优质。第二、不论什么样的果树技术,都是从树上长枝,枝叶多年才占满地,因此投产慢,5~9年足以把农户拖垮变穷。而一边倒技术,直接从地上长枝,一棵树只有一个大枝,枝叶很快才占满地,投产快。第三、不论什么样的果树技术,都是人爬树,树下不能机械耕作,沉重劳动、用工量大、花钱太多。而一边倒技术,人不爬树、树下机械耕作。记者:一边倒技术的原理和优势有哪些?
蔡英明:一边倒技术的原理为:第一、充分利用阳光和土地→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多;第二、骨干枝少而且不光秃→生长消耗浪费的营养少;第三、全树不挡光→呼吸消耗浪费的营养少。
一边倒技术的优点:一是投产快。一边倒技术不需要形成树干,不需要形成多层主枝,不需要形成侧枝,全树只有一个主枝,2~3年保证占满地,3~4年确保大丰收。大棚桃更快,栽植当年占满地,第二年即可大丰收。二是产量高。首先表现在,一边倒形无内膛,永不光秃,全树结果;然后,一边倒形虽然矮小,然而树下空间反而很大,作业道在树下,不浪费阳光和土地;其次,一边倒树形为全园平行排列主枝,充分利用阳光和土地;再次,一边倒形主枝与地面夹角大,主枝长,有效结果部位多;最后,一边倒形主枝开张角度小,与地面夹角大,顶端优势强,主枝伸展速度快,当主枝伸展到3.5米左右,至垂直投影下一行时,便自动缓和了长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自动趋于平衡,主枝上很少发生旺枝,修剪量少。三是质量好。一边倒形主枝背后也见光,果实大、正、甜、美,因此质量好。四是易管理。一边倒形矮小,不必爬到树上管理,而树下空间反而很大,人在树下直立行走,实现机械化生产,授粉、疏果、套袋、采收、施肥、浇水、打药、修剪等极其方便,农民栽果树就像种粮食一样简单,告别沉重的劳动历史。五是投入少。一边倒技术提前3~5年进入盛产期,节省了连年投入费用。一边倒技术可以机械化生产,管理省工,节省工酬50%。一边倒技术喷药量减少50%左右。
记者:果树一边倒技术到底是一种什么技术?哪些果树可以采用该技术?
蔡英明:一边倒技术,分为干性果树一边倒技术和蔓性果树一边倒技术。干性果树一边倒技术是以树形为基础的高产优质栽培综合新技术,它要求直接从地面上长出单主枝、无主干、无侧枝。全园所有主枝倾向一边,主枝顺直而斜生,呈鱼刺状扇形,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整齐划一,至简至易。不论是露地果树,还是大棚果树,只要是干性果树,都可以采用一边倒技术,包括桃、李、杏、樱桃、苹果、梨、柿、枣、山楂、石榴、栗、核桃、桑葚等。
记者:有人说大樱桃、核桃和枣更适于一边倒技术,您如何看待?大棚水果更适于这一技术的说法对吗?
蔡英明:大樱桃和核桃叶大而稠,采用其他技术极易导致树冠郁闭,内膛光秃,结果部位外移,产量降低。而一边倒技术永远不会导致光秃,结果部位永不外移,易获高产。大樱桃果实很小,其他技术树体高大,爬到树上采收极其不便。而一边倒技术树体矮小,但树下空间很大,人在树下直立行走,向上伸手即可触及树顶,不必爬树,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枣树浑身是刺,爬树修剪和采收极其不便,尤其是鲜食枣,不能用杆打落,只能人工采收,所以一边倒技术也更适于枣树生产。大棚水果栽植密度更大,光照更加恶化,内膛极易光秃,产量降低,果实色泽品质极差,而且不便于生产管理。其他技术虽解决了这一难题,但并不完美:一是连年使用高浓度多效唑类控制,但其不良后果是导致果树迅速老化,寿命缩短;二是采果后极重修剪新发枝,但其不良后果是果实膨大成熟大量消耗营养而导致树势削弱,根系因缺乏营养饥饿而死,大面积出现黄叶死根现象,更加缩短了树体寿命。而一边倒技术不必采取连年高浓度多效唑控制和采果后极重修剪的措施,也不会导致株间大交叉和行间大交叉,永保全树见光(包括背后枝),永不光秃,进而保证产量高、质量好、易管理,所以一边倒技术也更适于大棚水果生产。
记者:一边倒技术要求株行距是多少,树形倒向哪里好?树形与地面的夹角是多少?
蔡英明:露地栽植株行距为1.25×2.5米左右。大棚栽植株行距为0.9×1.8米左右。南北行向西倒,东西行向南倒。山地丘陵等特殊地形,可以根据地形需要做相应调整,但不可以向北倒,否则树下不见光。一边倒树形与地面的夹角以45~60度为宜,低产树种如核桃、板栗等45~50度,中产树种如桃、李等50~55度,高产树种如梨、柿等55~60度。如果角度太大,那么顶端优势太强,会造成上强下弱,前强后弱,主枝基部易光秃而影响产量,而且树体太高不便于管理。如果角度太小,一是主枝背上易发生直立旺枝,修剪量大而影响产量;二是主枝背后光照不良,影响果品质量;三是树下空间太小,不便于生产管理;四是树体支撑力弱,容易歪倒。记者:一边倒技术与传统树型相比,有什么特点?
蔡英明:首先,不论多么优秀的果树良种,总有发展过剩的时候,过剩时可以嫁接换种。传统树形嫁接换种极其麻烦,3年左右才有可能恢复产量。而一边倒技术只在主枝基部嫁接一个枝芽,前边不影响结果,后边长成新主枝,新主枝长成后拉倒,将原主枝锯掉,跟定市场,获取高价。其次,一边倒树形抗风力强。一边倒树形矮小,全园植株倒向一边,群体抗风力强。而且树下空间大,沿行呈一通道,有利于空气流通,缓冲了风力。所以一边倒树形抗风力最强。第三,一边倒树形寿命长。有人猜测一边倒树形寿命短,这是毫无根据的。果树寿命与树种品种有关,与产量高低有关,与土肥水管理有关,与病虫害防治有关,与土壤中长满了根有关,新根发生的少能缩短寿命。其实,一边倒形寿命更长,这是因为:果树需要断根发新根,发了新根才寿命长。果树最有效的毛细根在行中间最多,其他树形的毛细根距离树干远,埋的深,断根不易,发新根少,因而寿命短。一边倒形的毛细根距离树干近,埋的浅,断根容易,发新根多,因而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