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大枣主要产于黄河沿岸的宜川、延川、清涧、佳县、吴堡、绥德等县,它以果大核小、皮薄肉厚、酸甜可口享誉全国。近年来,受全球气候突变影响,陕北地区降雨量增多、病虫害增加,造成红枣连年绝收或“丰产难丰收”的局面。然而,今年天公作美,陕北红枣产量创五年最高,但因销售难而愁坏枣农。
大枣丰收无销路
作为陕西榆林市红枣主产区的佳县和清涧县,今年喜迎丰收。据悉,去年虽然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但佳县依然产枣5亿斤,而今年则至少能产枣6亿斤。清涧县的红枣去年几乎是绝收,但今年的产量不错,可达4亿斤。硕果累累,丰收在望,枣农却忧心忡忡,苦无销路,家中红枣堆积成山,霉烂发皱,街头无人收购,市场冷清、惨淡。陕北大枣何以“枣贱伤农”?
近日,笔者走访榆林市场发现,宁夏灵武长枣、新疆大枣销售火爆,对本地红枣市场的冲击十分厉害。
扶持红枣产业,尽快出台红枣产业抢救工程和实施意见
面对红枣难销现状,未来陕北红枣出路何在?佳县某乡镇主要负责人谈到,红枣滞销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宣传力度不够、商贩流转资金短缺、红枣销售渠道不通所致。也有人认为,滞销是由于红枣产业化建设严重滞后所致。目前,陕北红枣销售网络不健全、品牌杂乱、知名度不高,缺乏集中的红枣交易大市场,对外销售仅靠加工企业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缺少精包装、深加工等大规模的产业链条,导致陕北红枣在全国的影响力甚微。
他们指出,要想破解红枣滞销这一难题,主管部门首先要尽快出台红枣产业抢救工程和实施意见,重点发展示范带动,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在化解红枣风险上做文章,从政策上扶持红枣产业;其次还要加大市场的开拓力度,引导红枣企业在集团化、专业化、经营上求突破,以此来扭转红枣销售不畅和价格低迷的被动局面。(冯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