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雨后秋粮田间咋管理?病虫害咋防治?
文章字数:1000
  目前,正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近段时间以来,大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降雨天气,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导致部分地区秋粮作物田间积水严重。如何做好雨后秋粮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切实抓好秋粮田间管理
  对于出现水淹涝渍的田块,要及时疏通地头排水沟和腰沟,迅速排出田间积水;对无法依靠水渠排水的田块,需采用水泵抽水或人工排水的方式,降低土壤湿度,促进作物根系和植株恢复生长,防止因积水导致作物早衰。
  当田间土壤条件允许下田作业时,可选用机械在作物行间进行中耕;农户也可采取人工锄地的方式开展中耕,同时结合培土操作,防止作物倒伏。
  当前,大部分地块采用种肥同播的施肥方式,针对这类地块,夏玉米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水稻受灾严重的田块,排水后应分次少量施用氮肥,通常每次每亩施尿素不超过5公斤,严禁重肥猛促;同时需补施钾肥5公斤、硅肥10公斤,以促进水稻壮秆、攻大穗。大豆田可通过飞防或叶面喷施的方式,施用尿素、磷酸二氢钾与硼肥等多种微量元素的混合液,共喷施2—3次;对叶片发黄的地块,要在混合液中加入芸苔素,以促进大豆根系发育、培育壮苗。
  “对于地势低洼、淹水时间较长,导致大部分植株失去恢复生长能力,或被洪水冲毁的地块,要及时改种生育期较短的短季蔬菜等作物,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副站长、研究员贺桂仁表示。
  雨后病虫害要早防
  持续阴雨天气导致受灾地区作物受涝受渍严重,除造成直接损失外,还会诱发一系列病虫害。
  “玉米种植区要重点加强玉米大小斑病、南方锈病和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河南省植保植检站站长李好海表示,玉米大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病程短、蔓延快、危害重,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各地要加强虫情监测,利用高空灯、诱捕器等设备密切监测草地贪夜蛾成虫迁入情况,加密田间幼虫调查频次,最大程度减轻其对夏玉米的危害。
  水稻种植区要重点查治水稻叶瘟病和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今年雨水来得早、雨日多,且气温偏低,这种气候条件对稻叶瘟流行危害十分有利。各地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用药、早封锁,遏制病害扩散。
  花生种植区雨后田间易出现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引发花生叶斑病等叶部病害。对病虫害发生程度达标的田块,可选用戊唑醇、三唑酮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露天蔬菜种植区在雨后,或植株受损后遭遇高温高湿环境时,往往容易发生软腐病、根腐病、疫病、灰霉病等病害。需根据不同病害类型对症防治,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刘晓波)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