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茶叶品种——
“中茶146”
文章字数:58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茶树品种——“中茶146”,是从国家茶树种质资源圃(杭州)保存的优异资源“牙己茶”中筛选培育而成的红绿茶兼制、品质优异的茶树新品种。
  特性特征。“中茶146”植株长势中等,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大;叶片呈窄椭圆形,叶色翠绿,叶片上表面隆起程度中等,叶尖渐尖,叶身向内折叠,叶片呈上斜状着生。春季一芽二叶萌发期与福鼎大白茶相近,且发芽整齐度高。芽叶呈淡绿色,茸毛密集,一芽三叶百芽重34.5克。该品种适制红茶与烘青绿茶,多年种植实践表明,其制成的茶叶能稳定呈现花香显露、滋味鲜醇的优异品质。此外,“中茶146”抗寒性与抗旱性均较强,移栽成活率高。
  产量表现。“中茶146”产量较高,与福鼎大白茶产量水平相当。
  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宜采用单行双株或双行双株的种植模式,大行距设为150厘米,丛距33厘米。定植时间:以秋末冬初(10—11月)或早春(2月下旬—3月中旬)雨水充沛的时节定植为宜。修剪管理:定植后需及时进行定剪,以促进分枝生长,经3次定剪后可进入正式生产阶段。水肥管理:春季需施用尿素10—20千克;10月需施用基肥(以菜籽饼为主)150—400千克。该品种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为:年均气温15℃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9℃,年降雨量900—1500毫米。田间管护:因“中茶146”发芽密度较大,需及时采摘,避免芽叶老化;同时需做好小绿叶蝉的防治工作。
  适宜区域。适宜在浙江、江西、福建等省份及气候条件相似的区域种植。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