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政策护航 企业创新 我国全谷物产业迎来关键期
文章字数:2006
    张家口市大河镇石盖梁村燕麦栽培基地内种植的燕麦长势喜人。


  编者按: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益处众多,然而我国全谷物消费占谷物消费的比例却不足1%,与部分发达国家20%—35%的占比差距显著。
  近年来,我国多地加强全谷物科学膳食宣传推广,积极推动全谷物行动计划实施,健全完善全谷物行动计划推进工作机制。消费者对全谷物的认知也逐渐提高。不论是商超还是餐厅,全谷物食品正悄然靠近“C位”。
  我国将着力提升全谷物消费占比
  日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公布了10个“全谷物好营养更健康”和“少吃油吃好油更健康”典型案例。其中,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全谷物粉及制品创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推广”、东南大学申报的“一项坚持20余年的以全谷物馒头为抓手的社区防治慢病健康工程”、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申报的“全谷物健康城市建设实践与探索”等10个案例入选。
  此前,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提出,到2035年,人民群众对全谷物认知水平明显提高,全谷物在居民膳食消费中的比重明显增加,全谷物消费水平基本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发布上述典型案例旨在营造全谷物和油脂科学合理消费、促进健康生活、助力节粮减损的浓厚社会氛围。各地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及有关单位要持续深入做好促进粮食节约、全谷物和油脂科学健康消费等各项工作。
  田间:黄金产地的自然馈赠
  从田野里一粒种子、一株燕麦苗,到消费者餐桌上的燕麦片、燕麦牛奶、燕麦薄脆等,以燕麦为代表的全谷物进入新发展阶段。
  8月22日,记者走进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田野里,绿油油的燕麦田一眼望不到边,崎岖的小路旁,一株株倒垂着的燕麦麦穗散发着谷物的清香,在微风里沙沙作响。
  当地驻村工作人员介绍,张北县位于北纬41°,是国际公认的“燕麦黄金产区带”,海拔高、气候冷凉、日照充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300天,为燕麦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记者了解到,张家口市燕麦种植主要分布在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察北管理区等坝上高寒地区,其中张北县是燕麦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今年7月,由张家口市农科院与张北县人民政府、河北兆然种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张北燕麦种业硅谷”项目开工建设;8月,在张北县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公益的共同推动下,有机燕麦“盒马村”落户张北县。
  “这对张北来说是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事项,也是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张北县委副书记龚海峰说。
  盒马采购负责人云苓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能力和全链路品控,让有机燕麦从种植到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可追溯、可验证。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放心的高品质商品,同时带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餐桌:“全谷物+”正兴起
  有机纯燕麦片采用低温烘焙工艺,保留麸皮与胚芽,膳食纤维含量达12%以上;高纤燕麦采用零添加蔗糖配方,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普通燕麦;有机谷物轻养礼盒提供科学配比的营养组合,主打“零添加蔗糖”“高蛋白”,为控糖与健身人群量身打造……
  走 进商超,越来越多的全谷物产品出现在货架上和消费者的购物车中。但面对种类繁多的产品,消费者也产生了选择的困扰。
  日前,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物美超市看到,有消费者在选购全谷物杂粮大米,该消费者表示:“平时都吃白米,最近看到相关科普,全谷物更健康,就想先试试把白米饭改成杂粮饭,平时买零食也开始关注一些全谷物产品,但在购买时才发现,杂粮有很多品牌,零食也有很多都标注了全谷物,不知道该怎么选。”
  全谷物产业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谭斌表示:“全谷物是一个解剖学结构概念,而不是一个谷物种类概念。全谷物就是谷物仅去除外壳等不可食用的部分后保留的完整颖果籽粒,拥有完整的胚乳、胚和种皮,出品率达到98%以上,如果去掉其中一个或两个组成部分,均不能称之为全谷物。部分消费者认为粗粮、杂粮就是全谷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粗粮、杂粮之外,不少企业也推出了多款“全谷物+”产品,精准对接现代消费者健康需求,比如全麦脆饼、青稞脆饼、燕麦奶等。
  根据贝哲斯咨询发布的《中国全谷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及产业链分析报告(2023—2029)》,预计到2027年,全球全谷物食品规模将达到4647亿元,其中我国市场规模将超过2300亿元。
  当下,全谷物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发布到企业不断推出的新产品,如今市场上的全谷物食品越来越多,但消费者的认知不足、生产加工工艺待提高等问题仍需行业投入更多精力。
  谭斌表示:“要想提升消费者对全谷物的认知程度,需要科研院所、企业、媒体等多方协同发力。我们团队一直在研究‘全谷物+’,还将全谷物与药食同源食材有机结合,根据不同人群个性化、功能化的需求,开发出更多样化的全谷物产品。全谷物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全谷物产品矩阵体系的建立,这需要科研人员、企业家、学者、教授的共同参与。”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董文兰 参考《工人日报》、新华社等整理)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