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金秋苹果管理不松懈 精细管护迎丰收
文章字数:2509
    
  9—10月是苹果生长关键期,既关乎中晚熟品种果实膨大与着色,也影响树体越冬及来年花芽质量。本期整合苹果园管理核心技术,从9月水肥供给、除袋着色、科学修剪,到秋剪四法实操要点,再到10月采收后喷肥、人工增色、灌冻水等工作,全方位覆盖关键环节。这些技术贴合苹果生长规律,可帮助果农精准把控管理节点,为果实提质、树体安全越冬筑牢基础,助力实现苹果优质高产目标。
  苹果正“长个”管理这样做
  9月是苹果树二次花芽分化期,也是中晚熟品种果实膨大的关键期。此时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只有保证肥水供应适宜,才能有效促进果实膨大。
  一、科学供给水肥。此阶段苹果果实需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供给,才能快速膨大。从无机营养需求来看,苹果树对钾、钙、镁及部分相关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大、需求强度高。其中,钾元素对促进果实膨大、增强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含糖量与产量、防治苦痘病,以及提升果品质量和耐贮性至关重要。同时,果树需保证充足的镁元素供应,才能提高光合效能与自身代谢功能,满足果实膨大的营养需求。果实膨大期同样需要水分支持,遇干旱时应及时灌水,但严禁大水漫灌——大水漫灌易导致果实裂果,还会影响花芽分化。
  二、除袋促进着色。对于晚熟品种的套袋果实,需科学除袋:若套的是双层袋,应先去除外层袋,间隔3—5天后再去除内层袋。
  除袋后,可通过转果、铺反光膜等措施,促进果实全面均匀着色;同时需采取相应防护,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及叶片与果实的抗日灼能力。
  三、合理开展修剪。秋季苹果树修剪的重点是做好清膛工作:可剪除树膛内的徒长枝及剪锯口处萌发的徒长条;对影响树体通风透光的无果大枝,也应进行疏除或回缩处理;此外,树冠中下部过密的无效枝条,同样需要疏除,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
  四、喷药预防落果。针对易发生采前落果的苹果品种,应在9月及时喷药预防落果。通常以喷施萘乙酸为主,重点喷湿果柄部位,一般喷施1—2次即可。该方法不仅能防止果实因风吹摇晃脱落,还能辅助促进果实着色。
  苹果树秋剪四法
  果树秋剪是在果树秋梢生长初期进行的修剪。建议果农在苹果秋剪时遵循“秋梢停长早的树早剪,停长晚的树晚剪”原则,修剪工作一般应在落叶前20—30天内(8 月上中旬至10月下旬)完成。同时,还可采用以下四种秋剪方法:
  疏枝增光。秋季树体枝叶茂密,针对盛果期旺树,需疏除过多的骨干枝和大型辅养枝以打开光路,注意一年内仅疏除1—2个大枝即可,分年度逐步完成,避免一次性疏除过多导致树势削弱;针对初结果树和2—3年生幼树,应疏除外围直立枝、竞争枝、内膛过密的徒长枝,以及剪锯口和环剥(割)部位后部萌生的幼嫩秋梢,从而补充内膛光照,减少无效营养消耗。若需疏除的枝条上挂有果实,应待果实采收后或次年夏剪时再进行疏除。此外,若秋雨过多导致内膛细梢持续萌发旺长,还需做到勤抹芽、常疏枝。
  轻剪摘心。秋季对当年生新梢的幼嫩部分进行轻剪摘心,可有效控制新梢持续生长,减少养分消耗,增加树体营养积累,促进花芽形成。9月中下旬,对未停长的辅养枝一律进行轻截摘心或戴帽修剪。密植果园还可对树冠外围延长枝,每生长25厘米左右摘心1次;对内膛枝梢,每生长15厘米左右摘心1次,摘心位置需达到半木质化处。通过这种方式,可缓和枝条生长势,促进秋副梢形成花芽,为培育良好结果枝组奠定基础。对于修剪后萌发的旺枝,或主枝背上可利用的直立枝,留2—4片叶进行摘心,同样能起到控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
  拉枝缓势。秋季拉枝既能改善树体光照条件,又能缓和树势,促进树体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且秋季枝条质地柔软,拉枝时可避免枝条基部劈裂。秋季拉枝主要针对骨干枝、辅养枝和临时辅养枝调整开张角度,一般主枝拉至70°—80°,临时枝、辅养枝拉至90°—100°。拉枝前需先软化枝条基角,使其达到拉枝所需的柔韧度,再将枝条拉至目标位置并固定,确保角度符合要求。
  捋枝软化。9月下旬,当新梢接近停长或已木质化时,需对中心干延长头下部萌发的3—5个当年生直立新梢、主枝背上的竞争枝,以及树冠内膛1—2年生未形成花芽的旺长辅养枝进行捋枝软化。操作时,用手握住枝条基部7—10厘米处,由内向外反复弯折(捏握)枝条,注意避免损伤叶片,直至枝条内部维管束发出清脆断裂声,且枝条外部出现细微裂纹即可。建议每隔7—10天进行1次,连续操作2—3次,这样可有效抑制枝条顶端生长优势,促使侧芽萌发形成中短枝,为当年或次年形成花芽创造有利条件。
  10月份苹果园综合管理技术
  10月份是苹果晚熟品种的成熟期,此期除需注意苹果适时采收外,主要管理工作如下:
  叶面喷肥。晚熟品种采收前20天左右,可在叶面喷施翠康金钾800—1000倍液,或磷酸二氢钾(或水溶性硫酸钾)250—300倍液,间隔8—10天再喷施1次。
  采后增色。对于自然着色较差的果实,可采用人工增色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选择干燥、平坦且通风的场地,铺设3厘米厚的细沙或干草,将果实果顶朝上、果柄朝下,单层平摆在沙面(或干草)上;白天让果实接受光照,夜间暴露在空气中承接露水,上午9时至下午4时期间,需用苇席遮盖果面,防止果实发生日灼。通常经过4个昼夜,果实即可达到应有的着色度。
  采果后喷肥。果实采收后,应在午后对全树喷施翠康金钾800—1000倍液,间隔8—10天再喷施1次。此举可延缓叶片衰老,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增加树体贮藏养分,对花芽分化和树体安全越冬均有积极作用。
  行间种草或播撒油菜种子。趁土壤墒情适宜时,在果园行间种植三叶草、黑麦草等牧草。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或三叶草无法安全越冬的地区,可在全园撒播油菜种子;油菜秋季生长旺盛,能有效覆盖地面,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次年春季油菜花期与苹果花期重合,可吸引授粉昆虫,提高果树坐果率;油菜花期结束后进行刈割覆盖,加之其根系腐烂后,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果园灌冻水。10月下旬前,需对幼龄果园提前浇灌冻水,确保浇足浇透。待水完全下渗后,对果园土壤进行耕翻、细耪,这样能延缓土壤冻结时间、减轻冻土层厚度,次年春季土壤解冻早,可有效减轻寒害、旱害对幼树的影响,降低幼树抽条现象的发生率。成龄苹果园则需掌握“昼消夜冻”的时机适时冬灌,以助力树体抗寒抗旱、安全越冬。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张朝辉参考中国农网、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网站、陕西省果业中心网站等整理)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