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转基因专利绝大多数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转基因产业化后,会不会因专利问题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
事实上,目前中国已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备重大育种价值的关键基因100多个,转基因专利总数位居世界第二。这意味着,转基因领域的专利技术并非都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不存在发达国家和跨国种业集团垄断转基因技术的情况。
从专利本身来看,它并不会阻碍中国转基因产业化的发展。例如,若某外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了某项转基因专利,而中国某转基因产品的应用需要用到该专利,只需通过付费即可合法使用。正如大家所知,中国的手机厂商普遍需要用到美国高通公司的专利,也都是通过付费方式解决专利问题的。
此外,专利有明确的保护期限,超过保护期限的专利技术会成为通用技术,使用时无需再支付费用。
当然,中国仍需大力发展自主转基因技术,公众也应当对中国的科学家抱有信心,转基因抗虫棉就是最好的例证: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市的转基因抗虫棉均为国外公司产品,但中国很快奋起直追;目前,全国转基因棉花的国产占有率已超过95%。 (未完待续)
(据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