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侵蚀因发生部位不同分为面蚀和沟蚀两类
在山区、丘陵区的坡面与沟壑中,均存在水力侵蚀现象:发生在坡面上的称为面蚀,发生在沟壑中的称为沟蚀。其中,面蚀包含片状侵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等类型;沟蚀主要通过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三种方式,分别向长度、宽度、深度三个方向发展,不断使沟壑加长、加宽、加深。其最终结果是持续切割、吞噬地表,导致地面支离破碎,沟壑的面积与体积不断扩大。
水土保持科普知识问答
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理想模式是什么?
答: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理想模式,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副、渔各业用地,构建综合防护体系,打造多种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区。
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几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几次会议于什么时间修订通过?自什么时间起施行?
答: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0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问: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分为哪几类?
答: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分为坡面治理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护岸工程三类。
问:陕西省水力侵蚀分布区域有哪些地方?
答:水力侵蚀是陕西省最主要的侵蚀类型,分布于陕北、关中、陕南全域,其核心驱动力为“暴雨+坡度”:陕北地区暴雨强度大(短历时暴雨频发)、黄土孔隙率高(易被雨水冲刷);陕南地区暴雨频次高、山地坡度陡,两地均存在强烈的水力侵蚀现象。
问:水土保持“三区”划分指的是哪“三区”?
答:指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预防保护区。
问:什么是“四荒”?
答:“四荒”是指荒山、荒沟、荒丘、荒滩。
问:《水土保持法》赋予水土保持部门的“三权”指的是哪“三权”?
答:指审批权、收费权和监督检查权。
问: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依法征收的水土流失防治费包含哪两项费用?
答:包含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治理费。
问:陕西省风力侵蚀分布区域?
答:陕西省风力侵蚀集中于陕北北部(即榆林市长城沿线区域,如神木、定边、靖边等地),该区域属于毛乌素沙地南缘。当地冬春季节干旱少雨、风速较大(年均风速2—3米/秒,大风日数15—30天),地表沙质土壤裸露,易受风力吹蚀导致土地沙化,且与水力侵蚀形成“风蚀—水蚀交替”现象(夏季暴雨冲刷地表,冬春风力吹扬沙尘)。
问:列举5种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形式?
答:乱砍滥伐、违规开矿、开山采石、挖沙取土、陡坡开荒。
问:小流域综合治理标准要求治理程度达到多少?综合治理保存面积达到多少以上?
答:治理程度需达到70%以上,综合治理保存面积需达到80%以上。
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包括水圈生态效益、土圈生态效益、气圈生态效益、生物圈生态效益四个部分。
问:完整的土壤大体分为三层,分别是哪三层?
答:最上层为表土层,第二层为心土层,第三层为底土层。
问:依据什么原则,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措施对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答: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