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凌老科协咨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李省印回复称,建议种植户参考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避免重茬种植;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密植、改善通风条件以降低田间湿度。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50毫升/亩)或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亩)。
发病中后期使用4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30 毫升/ 亩)或60% 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克/亩)。
预防措施:雨前喷洒氢氧化铜等铜制剂,重点保护茎蔓基部。
物理防治: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并销毁,避免病菌进一步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