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仔猪易患病,需重点防护。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对公猪、母猪生长不利,而秋季低温潮湿或阴冷的环境,则对仔猪危害显著。
秋季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尚可,但夜间温度常低于仔猪耐受范围,长时间低温会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甚至诱发疾病。同时,秋季白天日照缩短,阳光的自然消毒作用减弱,尤其是阴雨天气几乎无日照,紫外线消毒效果丧失,进一步增加了仔猪患病风险。
二、饲料易发霉,需科学防控。阴雨天气下饲料易发霉,是秋季养猪的常见问题,需重点防范。具体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防控:
合理储备饲料。在库房中提前储存可使用半个月以上的陈玉米,避免因阴雨天气无法及时采购或新玉米受潮。
优化玉米保管方式:玉米发霉除受高湿度影响外,还与玉米粒间缝隙过小、水汽和热量难以散发有关。可通过过风、过筛处理玉米,人为增加颗粒间缝隙,提升通风性,减少发霉概率;北方地区常用的舍外储存罐,也能有效隔绝潮气,防止玉米霉变。
三、呼吸道病增多,需从源头预防。秋季昼夜温差变大,是诱发猪群疾病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首先易导致猪只感冒,若未及时治疗,可能进一步引发支气管炎、肺炎;此时猪群呼吸系统免疫功能下降,有害病菌更易侵入机体,进而引发规模更大、危害更重的传染性疾病,甚至导致全群感染。
因此,预防秋冬季呼吸道病,首要任务是防止猪只感冒,更关键的是提前规避环境突变(如昼夜温差过大、圈舍潮湿阴冷),从源头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欣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