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应对秋季阴雨 农作物田间管理这样做
文章字数:2360
  秋季,连日阴雨天气对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玉米、红薯、谷子、大豆、花生及各类蔬菜生长均受影响,防灾减损刻不容缓。为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助力作物恢复生长,现针对不同作物特性整理相关技术。技术围绕补肥促壮、病虫防控、防倒稳长等核心需求,为玉米“一 喷 多促”、红薯控旺膨薯、谷子稳穗防倒、大豆花生保产提质及露地与设施蔬菜管理提供精准方案,涵盖药剂选择、施药方式、操作时机等关键细节,为农户开展灾后田管提供科学指导,全力守护秋粮丰收底线。
  玉米

  及时补充追肥:针对受涝后土壤养分被淋洗的地块,采用无人机喷施或水肥一体化方式,及时补充速效氮肥10—15公斤,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在追肥基础上,可喷施氨基寡糖素、芸薹素内酯等免疫诱抗剂或生长调节剂,进一步增强作物抗性。
  及时综合防治:加强对玉米南方锈病等流行性病害,以及棉铃虫、甜菜夜蛾、粘虫等迁飞性害虫的监测与调查,及时掌握发生动态。排涝除湿后,结合病虫害防治需求,通过混合喷施杀菌剂、杀虫剂与植调剂(诱抗剂)开展“一喷多促”。预防叶斑病、南方锈病等病害,可选用肟菌・戊唑醇、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唑醚・氟环唑等化学药剂;有机种植地块,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A等生物药剂。防治甜菜夜蛾、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等害虫,化学药剂可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有机种植地块,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用芸苔素内酯、三十烷醇、噻苯隆、胺鲜酯、二氢卟吩铁,以及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
  科学应对倒伏:以根倒为主的拔节期夏玉米,无需人工扶直,依靠自身调节能力即可恢复直立。若处于灌浆期的春玉米发生茎倒或茎折,倒伏较轻时,可在3—15天后轻提植株,于基部培土固根;若茎秆已折断或灌浆期发生严重倒伏,可抢收作物用作青贮饲料以减少损失,或及时改种短生育期作物。
  红薯
  补肥养苗促膨:结合中耕作业,每亩追施硫酸钾10—15公斤+尿素4—15公斤,快速补充养分;同时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芸苔素内酯(每亩10—15毫升),间隔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促进养分向薯块转移。弱苗地块可适当增加喷施次数,加快植株恢复生长。
  病虫防控保产:重点防控根腐病、黑斑病,以及甘薯卷叶虫、天蛾等病虫害。发病地块需立即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集中销毁,病穴撒施生石灰消毒;防治病害可选用多菌灵(每亩用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每亩用600倍液)灌根;防治虫害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每亩20—30毫升)+吡虫啉(每亩15—20克)喷雾,兼顾触杀与内吸作用。
  控旺稳长提质:针对旺长地块,可采取人工提蔓(避免翻蔓)的方式拉断不定根,或喷施多效唑(每亩用5%可湿性粉剂30—40克,兑水30公斤),抑制茎叶徒长,促进薯块膨大。控旺作业需选择晴天上午进行,避免雨后立即喷施。
  谷子
  补肥促壮稳穗: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晚时段,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150—200克,兑水30公斤)+氨基酸叶面肥,增强叶片光合能力,促进灌浆结实。涝情缓解后,每亩增施复合肥(15:15:15)10—15公斤,防止植株后期早衰。
  病虫防控减损:高温高湿环境易诱发谷锈病、谷瘟病及钻心虫等病虫害。发病初期,防治谷锈病可选用粉锈宁(每亩50—60克),防治谷瘟病可选用春雷霉素(每亩30—40克);防治虫害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每亩20—30毫升)+甲维盐(每亩10—15毫升)喷雾。施药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开高温时段,药液浓度需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防止产生药害。
  扶苗培土防倒:对倒伏谷子,需及时人工扶起并培土固定基部,避免茎秆折断;倒伏严重的地块,可适当修剪部分叶片,减少蒸腾消耗,助力植株恢复直立生长。
  大豆花生
  施肥调控促恢复:遵循“轻肥缓补、以叶面肥为主”的原则,在阴天或晴天早晚进行补肥。花生田每亩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1%尿素溶液,共50公斤,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次,促进荚果饱满;结荚期地块可每亩追施硫酸钾8—10公斤。夏播大豆田每亩追施尿素5—6公斤+氯化钾3—4公斤,结合中耕浅埋入土;进入结荚鼓粒期的地块,可叶面喷施0.1%磷酸二氢钾溶液+1%尿素溶液,同时添加氨基酸叶面肥+钼酸铵溶液,增强根瘤活性,防止植株早衰,提升产量与品质。
  病虫防控减损失:花生重点防治叶斑病、根腐病,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噻唑膦乳油喷雾或灌根;大豆重点防控叶斑病、霜霉病,可喷施烯酰吗啉+多菌灵混合药剂。两类作物均需重点防治点蜂缘蝽、棉铃虫、菜青虫、红蜘蛛等害虫,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喷雾防治。
  “一喷多促”稳产提质:灾后恢复初期,喷施芸苔素内酯+腐殖酸叶面肥,促进新根萌发与养分吸收。花生产量形成关键期、大豆鼓粒期,推行“一喷多促”技术:将杀菌剂(如戊唑醇)、杀虫剂(如高氯菊酯)、磷酸二氢钾、钙肥等混合喷施,实现保叶防衰,促进花生荚果膨大、大豆保花促荚与增加粒重。对因涝害出现旺长的地块,花生可喷施烯效唑,大豆可喷施多效唑,控制茎叶徒长,引导养分向生殖器官转移。
  露地蔬菜
  抢排涝渍:对受涝渍的田块,需及时抢排田间积水,降低外围水位;雨后天晴后,及时补种蔬菜,并开展中耕作业,增加土壤透气性,提升根系活力。
  及时追肥:连续阴雨易导致露地白菜、萝卜、菜花、秋豆角等秋播蔬菜出现肥料供应不足的情况,天气转晴后需及时追肥。追肥量根据底肥施用情况及田间土壤肥力确定,一般每亩施尿素或三元复合肥30—50斤,建议采用穴施或沟施的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
  科学防治:阴雨天气极易诱发病害,且多在转晴后暴发,因此雨后天晴需及时喷施药剂防治。可选用农用链霉素、百菌清、克露、杀毒矾等药剂,防控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黑斑病等;喷施时可加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间隔7至10天喷施1次,连喷2到3次。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张朝辉 参考中国科普网、西安市农业农村局网站整理)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