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凌老科协咨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冯存良回复称,葡萄生产中增大颗粒的核心技术措施,主要集中在苗木选择、营养调控、花果管理、修剪与水分管理四个方面。
苗木选择:选择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大粒品种;用SO4、5BB砧木的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嫁接苗。
树体营养管理:采果后1—2周施基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过磷酸钙);萌芽至开花前施氮磷钾复合肥;谢花至硬核期,每10—15天追施1次高钾肥+少量氮肥,连续追施2—3次;膨果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与钙肥。
花果管理:疏花(花穗分离期疏除密、弱花穗,强枝留2个、中庸枝留1个、弱枝不留,花穗内疏副穗与穗尖,保留中下部15—20个小穗);疏果(谢花后1—2周,果如大豆粒时疏除畸形、病弱、过密果);激素调控(谢花后7—10天喷/蘸10—20ppm赤霉素,硬核期可配噻苯隆,需按品种、气候调浓度防药害)。
修剪与水分管理:膨果期用滴灌保土壤湿度60%—80%;生长期抹副梢、老叶,保持通风透光(叶果比20—30:1),结果枝留10—12片叶摘心。此外,亩产控制在2000—3000斤,强树略高、弱树降低,防止负载过重致果粒小。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王海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