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烂心是种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中软腐病是引发烂心的主要原因。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应对白菜烂心问题:
症状与危害
白菜软腐病的发病诱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虫害啃食白菜心叶,造成伤口;二是害虫携带病菌接触白菜,为病害传播创造条件。在气温适宜(通常为25℃—30℃)的环境下,病菌会快速繁殖,逐渐从心叶蔓延至外层叶片,最终导致烂心。
辨别软腐病的方法较为简单,其典型特征如下。叶柄部位出现水渍状斑点,随着病情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外层叶片先出现水分散失、萎蔫和枯萎的现象,叶片质地变得像半透明的油纸;病情进一步加重后,整个植株会软化腐烂,同时散发出特殊的恶臭味。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优先选择青帮、直筒型的白菜品种,这类品种通常具有较强的抗软腐病能力,能从源头降低发病风险。
实行合理轮作。避免与软腐病菌的寄主作物连茬种植,如瓜类、茄科(番茄、茄子等)、芹菜、莴笋及十字花科蔬菜(甘蓝、萝卜等)。建议与百合科蔬菜(韭菜、葱、蒜等)、豆科蔬菜(大豆、豌豆等),或大麦、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轮作,轮作周期需在2年以上,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残留。
把握适时播种与种子消毒。播种时间: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播种期,早熟品种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栽种,中晚熟品种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避免因播种过早或过晚导致植株抗逆性下降。
种子处理: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用50℃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杀灭种子表面携带的病原菌。
加强虫害防治。害虫不仅会直接啃食大白菜,造成伤口(为病菌侵入提供通道),还可能传播病害。需重点防控地老虎、金针虫、蝼蛄、地蛆及蚜虫等害虫,推荐使用BT乳剂、氯氰菊酯等高效低毒农药,按照说明书剂量喷施,既能有效灭虫,又能减少农药残留。
做好药剂防治。在软腐病发病初期,需及时开展药剂防治,控制病情蔓延: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47%加瑞农(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时重点喷洒白菜叶柄基部、心叶及根部周围土壤,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防治效果更佳。 (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