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为陕西眉县猕猴桃“禁早令”叫好
文章字数:886
  ■李俊辉
  近日,一则《眉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猕猴桃早采早购的通告》(简称“禁早令”)引发关注。“禁早令”明确禁止早采、运销猕猴桃鲜果,要求按照各品种猕猴桃生理成熟指标适期采收,并公布了今年各品种猕猴桃的指导采收期。作为猕猴桃主产区的陕西省眉县,已连续两年发布“禁早令”。这一举措值得叫好!
  从产业发展角度看,猕猴桃是陕西的传统优势产业。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0.2万亩,年产量53.5万吨,综合产值60亿元,品牌价值达128.33亿元,产业覆盖全县90%的农户。猕猴桃产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然而,前些年因缺少市场规范和政府引导,部分客商诱导果农生摘早采,导致果品品质不达标,市场上“未软先烂”的“早产”猕猴桃让消费者意见很大,严重损害了猕猴桃的品牌形象,产业发展也因此面临困境。若政府不及时制止早采早销现象,“膨大剂”猕猴桃的悲剧恐会重演,届时砸掉的将是整个猕猴桃产业的“金字招牌”,损害的是果农的长远利益。
  早采的猕猴桃存在诸多问题。每年8月和9月是猕猴桃营养物质积累、着色和升糖的关键时期。早采的猕猴桃质地发硬、含糖量不达标,口感和正常成熟后采摘的果实相差甚远,贮藏期和货架期也明显缩短。果实生长发育期被缩短,至少会损失30%的产量;果实软熟后风味淡、口感差,营养价值低;果实货架期、贮藏期缩短,贮藏期间冷害、冻害严重,烂果率高。这样的产品流入市场,不仅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还会降低消费者对眉县猕猴桃的信任度。
  眉县政府发布“禁早令”,体现了对产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通过明确采收时间和标准,加强联合执法巡查,对违规早采行为进行查处,从源头上保障了猕猴桃的品质。同时,政府积极鼓励果农和企业创新销售方式,借助网络和电商平台开展预售,解决了果农的销售后顾之忧,让果农更愿意遵守规定,保证果实自然成熟。行业协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加强行业自律、推广先进技术,提高了果农的质量意识和生产水平。
  眉县猕猴桃“禁早令”是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举措。希望其他地区也能借鉴眉县经验,重视农产品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