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全国夏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南
文章字数:2059
■高温天气保持顶通风口和侧通风口开放,下雨及时关闭
■高温期宜选在清晨或傍晚浇水,水肥供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提出2025年夏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集约化育苗夏季管理关键技术
  育苗环境管理
  调优菜苗生长环境,实时监测育苗设施内气温。当气温持续高于32℃时,及时启用外遮阳,同步开启顶通风口和侧通风口散热。当气温持续高于35℃时,开启湿帘、风机或环流风机系统强制通风降温,必要时同步实施间歇性弥雾降温。
  苗期发育调控
  控旺防徒长。在下胚轴快速伸长期(子叶展平至1—2片真叶),适度降低基质湿度,加强通风。严格遵循药剂使用说明,在清晨或傍晚喷施5%烯效唑2000—3000倍液等低浓度生长调节剂。
  促根增抗性。选用添加植物根际促生菌或优质生物有机肥的功能性育苗基质。施用含中微量元素的水溶肥料,采用养分梯度增量供应策略。定植前5—7天适度控水炼苗。
  苗期病虫防控
  物理隔离。育苗设施通风口、出入口覆盖防虫网。内部每亩均匀悬挂20—25张黄色或蓝色粘虫板监测和诱杀粉虱、蓟马、蚜虫等害虫。发现病苗立即剔除。
  预防性施药。每7—10天喷施1次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或保护性杀菌剂预防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等。
  种子消毒。根据不同作物类型及目标防治对象,针对性采用包衣处理、高温处理等消毒方式钝化或杀灭寄附在种子上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嫁接种苗需严格落实消毒措施,防止植物病毒传播。
  设施蔬菜夏季生产关键技术
  设施环境综合调控
  通风降温。高温天气保持顶通风口和侧通风口开放,下雨及时关闭。
  科学遮阳。果菜类蔬菜,晴天上午10:00—下午4:00覆盖遮光率60%左右的遮阳网。叶菜类蔬菜,可全天覆盖遮阳网,上市前3—5天揭网增色提质。
  避雨防虫。多雨高温区域推荐塑料大棚应用“两网一膜”模式,即外遮阳网+四周防虫网+顶膜密闭。
  辅助降温。高温时段(上午11:00—下午3:00)短时开启微喷或弥雾系统降温。
  植株管理
  整枝疏叶。及时去除老叶、黄叶、病叶,疏除无效枝杈、畸形果。番茄、黄瓜等适时打顶、疏花疏果,平衡秧果关系,促进植株间通风透光。
  保花保果。高温期(尤其夜温>25℃时)番茄、茄子易落花落果,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应用熊蜂授粉技术保花保果。
  水肥管理
  高温期宜选在清晨或傍晚浇水,水肥供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对根系或生长相对较弱、果实负载高的植株,补充含氨基酸、腐植酸等成分的大量元素水溶肥,适时增施镁、钙等中量营养元素及硼、锌、锰等微量元素,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同时增强抗逆性。
  病虫害绿色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艺防治方面,结合倒茬换茬,优化布局,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残体,保持田园清洁。理化诱控方面,确保防虫网完好有效,合理应用黄蓝板、性诱捕器、食诱等绿色防控技术。
  生物防治。释放丽蚜小蜂防控粉虱,赤眼蜂防控鳞翅目幼虫。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等。
  化学防治。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按农药标签配制使用,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
  休棚期管理
  做好设施消毒。采用高温闷棚技术,土传病害严重的地块结合威百亩等进行土壤消毒。
  种植填闲作物。根据休耕时间,种植玉米、小麦、豆类或耐热苋菜等作物并进行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生态环境,预防土传病害。
  高山蔬菜夏季生产关键技术
  播期安排与品种选择
  番茄、辣椒和四季豆等喜温蔬菜适宜800—1400米中高海拔地区种植,萝卜、大白菜、甘蓝等喜凉耐寒蔬菜适宜12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种植。5—6月高海拔地区处于低温长日照季节,容易达到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低温春化条件,所以应选晚抽薹品种,并且掌握好适宜播期。高山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紫外光强,产品运输距离远,宜选择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耐贮运的品种。
  十字花科蔬菜
  根肿病防治方面,应采用十字花科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调酸补钙,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及时撒生石灰,病株集中烧毁,减少病菌重复侵染。
  地下害虫防治方面,对地下害虫为害地块,播种前20天以上采用石灰氮或生石灰消毒,用薄膜覆盖畦面持续保湿10天然后晾晒。加强温湿度和水分管理,改善栽培环境。
  蔬菜收获后,及时将病虫残叶、杂草清理干净,集中于田头进行堆沤处理或进行无害化还田处理,减少虫源。通过杀虫灯、黄板诱杀技术减少成虫为害及产卵量。
  茄果类蔬菜
  高山番茄、辣椒等果菜应采用大棚避雨栽培技术,采用简易钢架大棚,顶部铺薄膜,四周围防虫网,实现避雨防虫。科学利用土壤调理物料调酸补钙。增施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配套建设集水池,棚内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实现精准施肥。
  灾害预防
  高山高原地区易发生强对流天气,重点防范突发冰雹危害,应在高发区域预先设置支架,有冰雹预警时提前安装防雹网。遇有短时大风、台风等强对流天气,要提前加固设施,压紧压膜线,防止大风掀膜。尽量采用深沟高垄栽培模式,便于排水。
  (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