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炮里塬:
与旱情较量 守护丰收希望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靳民
文章字数:621
  5月8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炮里塬,阴沉的天空笼罩着陕西汇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近3000亩麦田。本该郁郁葱葱的麦浪,在持续干旱的侵袭下,仅泛着稀疏的绿光,叶片卷曲、长势羸弱,尽显干渴之态。麦田种植基地负责人王爱峰坦言,为这场抗旱保产硬仗,他们已鏖战整整一个月。
  自去年10月起,西安地区降水持续稀少,直接打乱了小麦的生长节奏,生育期被迫提前。眼下正值小麦灌浆的关键期,“干热风”却步步紧逼,麦穗干瘪、灌浆不足的风险加剧。陕西省、市农技中心的专家团队多次深入田间,通过监测土壤墒情、分析小麦生长数据,现场制定“一田一策”的抗旱方案,从水肥管理到病虫害防治,为保产工作注入专业力量。
  “往年这个时候,麦穗能长到七八十公分,今年刚过四十公分就抽穗了,部分麦苗甚至直接枯死。”王爱峰望着枯黄的麦垄,满脸忧虑。为减少损失,公司紧急启用6台喷灌机,采取24小时不间断作业模式。工人们三班倒接力灌溉,每台设备日均喷洒超50亩地,确保每一株麦苗都能“喝上水”。
  这场抗旱保卫战已持续20天,可旱情仍未缓解。“浇一遍水,顶多维持10天,现在第二轮灌溉又开始了。”王爱峰眉头紧锁,根据当前墒情估算,每亩麦田预计减产300斤,这对企业经营无疑是巨大挑战。
  尽管形势严峻,王爱峰仍保持着乐观劲头:“朝看落雨喜欲狂,临近正午空一场。谁解稼桑艰难事,不靠天公自奋强。”这首打油诗,正是他和团队的真实写照——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旱情展开顽强对抗,用汗水守护这片希望的田野,为端稳“中国饭碗”默默坚守。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