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革委
4月23日,记者走访陕西省旬阳市发现,当地正围绕“富硒猪肉”品牌核心,积极构建“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养殖基地”全产业链体系。据旬阳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乐三宝介绍,2025年全市计划实现生猪存栏24万头、出栏36万头,肉类总产3.8万吨。截至一季度,已实现存栏18.2万头、出栏16.5万头。
旬阳市以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为突破口,加大宣传引导,强化科技支撑,快速启动产业布局,聚力构建秦巴肉业产业链,积极打造“富硒猪肉”绿色健康的品牌体系,聚焦畜牧产业发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覆盖推行“猪沼园”种养循环模式,助力旬阳秦巴肉业产业链发展,实现现代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市拥有规模养殖场53个,能繁母猪存栏2.2万头,年饲养量稳定在40万头以上。
作为旬阳生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陕西润农集团董事长梁汝明在谈及2025年企业发展规划时表示,将通过扩大产能、封闭式疫病管控、强化安全生产三方面举措,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旬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也指出,尽管生猪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产业链基础薄弱、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生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此,该局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在良种繁育体系方面,依托现有育种场进一步完善四级生猪良繁体系,力争自繁自育率超过90%,持续保持良种普及率100%;产业基地建设上,推进“2+7+14+N”示范工程,并组织专家团队驻场帮扶;在产业链延伸环节,重点培育饲料加工、生猪屠宰和有机肥加工企业,推动产业从“运畜禽”向“运肉”转型;在政策支持方面,围绕产业链谋划项目,集中资源发展秦巴生态肉业产业链。
“旬阳既有畜牧业发展的优势,也面临一定的挑战,秦巴生态肉业产业链是我们实现畜牧产业突破的新机遇。”旬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未来,旬阳将以“合力突围、迎难而上”的姿态,朝着陕西生猪养殖强县的目标稳步迈进,借助秦巴生态肉业产业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谱写产业兴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