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何得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既需要顶层设计,也离不开基层探索。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五爱村位于十天高速池河出口,与集镇一河之隔;行政区划面积为17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有799户2727人,中共党员88人。五爱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2023年以来,省市县现场观摩会10余场次在五爱村召开或者成为观摩点;2025年《石泉县池河镇五爱村推行“五治融合”打造善治乡村》入选第三批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五治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模式得到持续关注和不断推广。
积极打造善治乡村的“五爱做法”
池河镇五爱村近年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抢抓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机遇,以“五治融合”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坚持“抓党建、优治理、兴产业、促振兴”工作思路,聚力将五爱村打造成产业丰美、环境优美、乡风纯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高质量发展。
注重以“政治”引领明方向。以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目标,五爱村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定位,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持续巩固省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成果。该村务实推进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从班子队伍、后备力量、党员管理等多方面发力。一方面,培优班子、育强后备、做实管理;另一方面,深化为民服务,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学思想、强党性,将党员队伍锻造成乡村振兴的先锋力量
注重以“法治”保障固根本。当地建成集群众来访、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矛盾调处、心理咨询、平安超市、智慧治理于一体的东片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与此同时,还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9名,建立“无忧调解超市”,配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7名;通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机制,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注重以“德治”教化树新风。扎实开展群众文化汇演、农民夜校、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弘扬“诚、孝、俭、勤、和”优良传统。当地认真挖掘优秀家风家训,培树孝义先进典型,将先进典型激励表彰与平安超市积分、集体经济收益分红等实际利益挂钩,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教育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全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已蔚然成风。
注重以“自治”强基聚人心。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五爱村实行“村官”民选、村事民商、村务民决、村财民管、村廉民督,全面落实“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制度,及时修订完善“一约四会”,注重规范“三务”公开。重视发挥“头雁效应”、召开能人返乡座谈会,挖掘培育乡土人才,建立村级人才超市,组建志愿服务队伍,选育用好“五老”人员,搭建多元参与平台,引导各类人才参与村级自治,让广大群众成为决定村级发展的主人。
注重以“智治”支撑提质效。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智赋能基层治理,开发智慧警务平台,拓展电子警长、电子河长等10项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依托村民小组和村级微信群,五爱村认真推行党组织引领下的网络大数据网格与村级实体网格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彰显“五个促进”的治理效能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的五爱村实现了“五个促进”目标,特别是加快了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设步伐,为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2024年五爱村被评定为“一强五好”一类党组织,回引1名90后大学生进入班子、培养2名后备力量成长进步、引领16名骨干党员带头致富,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五爱村培育形成“桑畜菜、乡村游”产业体系,建成全县首个预制菜保供基地、全县首个水肥一体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全县第一大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引导群众发展乡村民宿3家、农家乐4家、特色工坊25家,带动群众增收2000元。三是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培育五爱农场、金州农业、燕子菊园合作社三大龙头企业,带动周边5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四是促进乡风文明。培育形成爱党、爱国、爱家、爱民、爱业的文明新风尚,全村呈现出勤劳致富、安定和谐、团结互助、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展现出人人思进、争先致富的乡村发展活力。五是促进人居环境提升。全村“亮化、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全面推进,村容村貌及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安装路灯70盏,建设微景观5处,改造提升活动场所3处,形成了“处处有景观、户户有庭院、人人有事干”的和美乡村新图景。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确保基层社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行“五治融合”打造善治乡村“五爱路径”是新时代“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的充分体现,也是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有效实现方式的生动实践。
(本文作者分别系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共政策与地方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