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汉中讯(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康军 通讯员 任芳)4月的清晨,阳光洒落在陕西洋县戚氏街道办张沟村的各个角落。农户周大哥的牛棚里已然一片热闹景象,新购入的母牛正咀嚼着草料,刚出生不久的小牛犊欢快地蹦蹦跳跳。这个充满生机的场景,得益于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戚氏信用社送来的一场“及时雨”。
近年来,随着牛肉消费市场持续升温,瞅准时机的周大哥盘算着扩大养殖规模,却被资金缺口卡住了。正当他发愁时,戚氏信用社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了。
客户经理经过仔细查看养殖规模,认真分辨牛群品种,详细询问销售渠道等关键信息,并结合市场前景严谨开展风险评估,为周大哥“量身定制”了授信方案。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特意开辟绿色通道,加班加点地完成资料审核、风险评估以及各项审批手续,从申请到放款前后不到2天,200万元信贷资金就打到了周大哥的账户上。
看到资金到账的信息,周大哥难掩激动之情:“这笔贷款来得太及时了,有了这笔钱,我就能引进更多优质牛犊,后续发展就更有底气了。”
后期,戚氏信用社将持续优化信贷流程,积极投身于支持“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工作中,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