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享全文 近三年,中国奶业深陷困境,原奶价格自2022年起持续走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研判,2025年上半年奶价大概率继续下探,下半年走势取决于奶牛减栏与消费恢复情况。
当前奶业供需失衡,处于持久“阵痛期”。2025年2月主产区生鲜乳均价3.2元/公斤,低于3.45元/公斤的成本,行业亏损面超90%,原奶日均过剩1.1万吨。3月第四周主产省生鲜乳价格再创新低,环比降0.3%,同比跌12.3%。此轮调整呈现“四最”特征,根源在于需求不足、供给过剩及供给端结构性矛盾。
为纾解困境,奶业多管齐下。饲料供应上,受国际影响进口饲料涨价,挖掘国内资源成关键,河南兰考万亩苜蓿基地以国产替代进口降低成本。产品策略上,企业走特色化路线,如河南花花牛推出“荆芥风味酸奶”等创新产品。销售模式上,以“就近、就鲜、就简”为方向,河南荣华牧业深耕本地,发展低温产品,服务超5万人,复购率超60%。
政策层面利好不断。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养殖加工一体化,相关新规提升产品品质,商务部政策带来间接利好。农业农村部将强化支持,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形成政策合力。智慧畜牧业助力转型,河南“河洛云牧”平台赋能全产业链。
展望未来,2025年奶业呈“前低后高”态势,5月后库存或减少,下半年奶价有望企稳回升,但根本好转需消费复苏与产能优化。随着需求增长与政策支持,中国奶业将迈向结构优化,前景可期。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