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从技术引进到本土创新:探秘桃园的“甜蜜秘诀”
文章字数:552
  在上海青浦,哈玛匠果园的水蜜桃以88元一颗的高价成为“水果界顶流”,即便价格不菲,仍在商超供不应求,甚至成了“期货”。两年前,果园立志将上海桃子推向长三角、全国,如今不仅做到了,还将种植模式推广至浙江、安徽等全国23个省市地区。
  走进哈玛匠果园,无人机视角下,桃树以60度开角整齐排列,构成如数学公式般规整的“绿色穹顶”。在上海农科院指导下,果园采用“两主枝自然开心形”种植法,摒弃传统密植模式,让每根枝条充分采光,单棵桃树结果量控制在500颗以内,大幅提升果实品质。
  “智慧农业 + 设施农业”是果园的核心竞争力。每棵桃树都配有传感器,实时监测生长指标,未来还计划引入数字孪生系统。技术员为桃树制定“职业规划”,花芽分化期控氮补硼,膨大期精准补钾;试验田里,反光膜的运用,有效提升了桃子糖度与色泽。同时,生草覆盖、精准测土施肥等技术,实现了水肥精准管理。
  传统水蜜桃采摘期仅20天,易陷入“集中上市魔咒”,但哈玛匠果园通过科学育种打破困局。70多个品种接力成熟,从5月20日持续到9月20日,每月都有2—3个特优品种上市,将采摘期延长至100—120天,重构桃产业生物钟。
  土壤改良是果园另一大“法宝”。建园初期,打造有机质特供链,用羊粪肥、豆饼等改良土壤,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从2011年的1%提升至如今的3%,形成“草与树”的共生生态。 (据《解放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