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毕节讯(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党菲通讯员 刘军林)近日,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山地特色农业科学研究所相关人员深入该县秀水镇祥源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马铃薯种植基地安装马铃薯晚疫病监测仪,为马铃薯产业再添“千里眼”。
据了解,马铃薯是威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广、产量高,对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受气候多变等因素影响,存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威胁。今年以来,为提升全县马铃薯病害监测预警能力,威宁持续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监测仪安装工作,通过科学布局,在雪山镇、秀水镇、观风海镇等马铃薯主产区域,科学布设监测点8个,覆盖马铃薯种植面积1.3万亩,选用了国内领先的“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测仪”,集成环境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及物联网传输模块,可实时监测马铃薯田间温湿度、降雨量、叶面湿度等关键参数。
通过智能化监测手段,威宁自治县正逐步建立“监测数据—县植保部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种植户”四级信息联动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构建了马铃薯晚疫病“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体系,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威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