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槐姻村的伟恒牛业养殖基地。站在村外山坡高处,俯瞰眼前的一片山坳,一栋栋标准化牛舍中隐约可见养殖用车穿梭其间;远处的工地上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各种施工机械忙碌不停。
“这片场区是已经建成的万头奶牛场,正在施工的二期工程也是万头牧场。”公司负责人鲁志民的话不禁让记者产生疑问,近两年肉牛奶牛产业行情低迷,价格下跌,很多养殖场(户)都亏损,甚至有部分养殖场选择清场退出。为什么伟恒牛业还要选择扩大产能,他们不怕亏钱吗?他们有什么经营之道?带着疑惑,记者展开了采访调研。
诀窍一:科技创新改变养殖方式
位于养殖场区一角的3层小楼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小楼是混凝土框架,四周没有墙面,一部货用电梯保证了小楼的进出通畅,但不同的是这栋楼的“居民”都是未断奶的牛犊。
“这是我们创新的犊牛楼房圈舍,借鉴了楼房养猪的模式,将出生后至断奶前的犊牛放到楼房养殖。”鲁志民介绍,犊牛楼房养殖好处多多,不仅能达到跟牛舍一样的防暑防寒效果,还配备了跟猪舍一样的漏粪板、刮粪板,大幅改善养殖环境,提升工作效率。
常规的犊牛岛养殖方式,每次清理圈舍费时耗力,而且只适合在平地养殖。“我们投资400多万元建设的3层楼房能养1500头犊牛,不仅可以大幅减少养殖用地,而且省去了每个犊牛岛1500多元的成本投入,相比起来,犊牛楼房养殖更加划算。”说起犊牛楼房养殖的优点,鲁志民滔滔不绝。
在楼房里,每个犊牛栏前都贴有一个二维码。别小看这个二维码,这是伟恒牛业研发的精准饲喂系统。系统联通了二维码查询系统和喂奶车,在每一头犊牛饲喂时,通过扫码就可根据日龄进行定量、定时、恒温喂养,实现扫码精准喂养,有效降低成本。“自从我们用了这个系统,每次喂奶时只需要扫一下二维码,就能知道这头牛该喂多少奶,喂奶车的加奶枪自动添加相应的奶量,省时省力又省心。”饲养员刘晓芬说。
诀窍二: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
奶牛养殖过程中,如何控制成本始终是行业从业者最关心的问题。
“说到成本控制,很多同行只关注了奶牛日粮成本,忽略了养殖成本之外的运营成本和财务成本等。”多年从事厂矿企业管理的鲁志民即使投身养殖行业,也习惯性地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来管理养殖场。
他认为,要想降低成本,就要整体降,企业的整体效益才会显现。他在奶牛养殖场管理中,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控制与持续优化改善,将成本支出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奶牛的饲草料等养殖成本,一部分是水费、电费、燃油等运营成本,还有一部分就是财务成本。
其中在控制养殖成本方面,他们目前重点关注奶牛精准饲喂。针对奶牛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饲草料配方,但由于目前饲喂机械设备的限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配方与理论配方有一定的偏差,造成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浪费,他们正在尝试将饲草料生产与数智化软件结合,进行精准营养配方、精准饲喂,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