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保护性耕作技术为 冬小麦“护航”
文章字数:393
  3月27日—28日,第四届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交流研讨及现场观摩活动在山东淄博举办。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山东省农科院王法宏专家阐释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增强作物抗旱保墒等优势。
  来自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种植户分享经验。种植大户李修文表示,采用该技术省时省力省投入,粮食增产,土壤更有活力,实现降本、护土、保产多赢。
  据了解,传统冬小麦种植模式频繁扰动土壤,破坏土壤结构,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少耕、免耕为核心,避免了对土壤的过度翻动,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其中农机革新是推动技术落地的关键。
  活动期间,参会人员前往桓台县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中化农业MAP桓台技术服务中心观摩,实地考察技术落地成效。自2021年以来,该中心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亩均增产65公斤、节水13%的显著成效,辐射带动黄淮海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据《农民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