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凝聚共建合力 高质量建设杨凌示范区
——写在杨凌示范区第十一次省部共建会议召开之际
文章字数:1702

  
  早春杨凌,细雨飘飘。科技春耕,如火如荼,给广袤田野带来无限生机。
  此时,远在千里的北京,事关杨凌示范区未来发展的重要会议——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刚刚落下帷幕。会议总结杨凌示范区建设的发展经验成效,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研究相关的支持举措,安排部署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工作。
  省部共建体制是杨凌示范区的独特优势和最大资源,为杨凌的建设发展铺就了一条“绿色通道”。杨凌示范区成立27年来,这样的会议已召开了11次。2021年9月,在陕西西安召开的第十次省部共建会议,赋予了杨凌发展现代农业“国家队”的定位。时隔三年多,再次召开会议,凝聚共建合力,为杨凌的进一步发展赋能助力。
  会上,外交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围绕支持杨凌农高区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发言,纷纷提出了支持杨凌示范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次会议犹如一场“及时的春雨”,必将开创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建设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对杨凌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要切实增强新形势下高质量建设杨凌示范区的责任感、使命感。落实党中央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迫切需要杨凌勇担重任;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迫切需要杨凌强化科技支撑;应对全球农业科技竞争,迫切需要杨凌展现更大的作为。”
  “三个迫切需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杨凌的亲切关怀、殷殷嘱托,给杨凌示范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既倍感振奋,又倍增信心。
  杨凌是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按照“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的定位,建成三区三高地,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作出贡献。这是中央赋予杨凌示范区的使命。
  这次会议为杨凌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扎实推动杨凌示范区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着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推动科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对外交流合作,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就要求杨凌要充分发挥省部共建、区校融合的优势,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整体优势,加强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管理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设具有全国引领力、全球影响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春雨润物无声,春苗茁壮成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农业关键技术攻关成果丰硕,科技引领乡村振兴成效明显,农业对外开放合作亮点突出。”会议对2021年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以来,陕西省和各部委密切协作强化共建杨凌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担当作为,推动杨凌示范区建设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这次会议内容之实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务实作风。会议审议了省部共建《工作要点》,农村农村部等共建部委即将出台支持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杨凌示范区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的若干意见》,强化了对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保障:“要坚持规划引领,深化区校融合,凝聚共建合力。”对各共建部委、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力促支持杨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落到实处,让杨凌的同志们备受鼓舞,增添了干劲。
  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下一步,陕西省委、省政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努力在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更大突破,努力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上贡献更大力量,努力在探索区校融合、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上展现更大作为。”“将聚焦农业科技创新、聚焦成果示范推广、聚焦现代农业产业、聚焦农业对外开放,全力打造我国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陕西省委省政府以“三个努力”“四个聚焦”的鲜明表态传递出认真落实建好杨凌示范区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重视,有共建部委的大力支持,有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乘着第11次省部共建会议的东风,杨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杨凌农科传媒集团专题报道组)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