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播好一粒种 丰收有底气
文章字数:2552
    2月25日,山东省胶州市胶东街道斜沟崖村村民正在驾驶农机种植马铃薯。


  农机给力,种地省力。在春耕春管一线,天上飞的无人机,地上跑的北斗导航翻耕机,都成了农民好帮手。技术新、装备强,不断优化升级的现代农业机械,是春耕生产的装备保障。
  以前春耕“锄头不停歇”,现在是“农机不停歇”。为充分发挥机械化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作用,本期编辑冬小麦、春播花生、春播马铃薯、春播露地蔬菜等农作物春耕春管机械化技术,助力全年粮油和重要农产品丰产丰收。
  冬小麦
  机械镇压与保墒。根据小麦长势、土壤墒情等情况,对旺长麦田及秸秆还田土壤暄松麦田进行适当镇压。畦作麦田一般选用与畦面宽度相符的圆柱镇压辊;平作麦田选用与拖拉机动力和轮距相配套的圆柱镇压辊。需要重复镇压的麦田,两次压麦行走方向应一致。
  机械追肥。应选择当地适宜的追肥机具和追肥方式。机具要具有良好的行间通过功能,而且施肥量易于调节;可采用机械撒肥、开沟追施、水肥一体化等追肥方式,在有条件或有需求的情况下,可采用无人机追肥。机械撒肥时,应考虑纵向重叠和前进速度的变化,做到前进速度与肥料种类的施用量相互匹配。开沟追施时,应选用与播种机型配套的追肥机具。
  病虫草害防治。冬前未及时进行杂草处理或处理效果不佳的地块,可在冬小麦返青至起身期及早进行化学除草,选用喷杆喷雾机或植保无人机进行作业,做到不漏喷、不重喷、无滴漏,以防出现药害。冬小麦返青拔节期以防治条锈病、纹枯病等为重点,可采用植保无人机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防控策略,实施科学防控。植保作业应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风力超过3级、露水大、雨前及气温低于4℃时不宜作业。
  合理灌溉。根据苗情和墒情,可选择畦面漫灌或低压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方式进行作业。鼓励具备条件的经营主体和地区优先采用节水灌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降低地温,影响植株生长。
  春播露地蔬菜
  播前准备。可选用翻转犁、旋耕机、起垄机、开沟机等设备,并优先考虑复式作业设备以提高效率。起垄(开沟)作业应根据农艺要求,与移栽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装备相匹配,选择合适的起垄(开沟)参数和机具;可通过划线、地头放置中心线标志或配套具备北斗辅助驾驶导航功能的拖拉机等方式,确保作业的直线度与一致性。犁耕深度应不小于25厘米、耕深变异系数不超过10%,旋耕作业深度应不小于15厘米,碎土率宜大于85%,确保土壤疏松。应根据蔬菜品种及其种植行距选择合适的起垄垄距和机具,作业后垄(畦)面平整度不超过2厘米。
  机械直播。选择适宜机械化的品种,对于表面不规则(如有芒、带刺等)的种子,宜丸粒化等预处理后进行机械化播种。宜综合考虑农艺要求、种子质量,灵活选用条播机、精播机或绳播机作业,可一次完成播种、覆土等作业工序。
  移栽。根据田块条件和农艺要求,选用适宜种类、型号的蔬菜移栽设备,并在作业前按农艺标准调整株距、行距和栽植深度。钵苗/裸苗移栽合格率≥90%,漏栽率≤5%,毯状苗移栽合格率≥80%,漏栽率≤8%。
  田间管理。选用固定式、移动式喷滴灌设备、节水灌溉或水肥一体化系统,依据土壤墒情和植株需求,实施定量精准施肥灌溉。配备适配规格的植保打药机,喷药时保持匀速行走,相邻行程要接垄严密,避免重喷或漏喷,实现均匀喷洒。中耕除草追肥作业设备需选择与栽植行距相符的中耕除草追肥机开展作业;涉及植株调整的蔬菜,需配备相应修剪器具进行作业。
  春播马铃薯
  播前准备。应避免重茬,实行合理轮作。选择早熟、高产、稳产、适宜机械化作业且抗性优良的马铃薯品种。对深松整地机、翻转犁、旋耕机、撒肥机、播种机等作业机械进行全面检修、保养和调试,确保其性能良好,满足马铃薯各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需求。播前整地采用翻转犁、动力驱动耙或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进行耕整地,作业深度不小于25厘米,均匀一致,无重耕、漏耕,整后地表平整。深松作业应比深耕作业加深5厘米。
  适时播种。春播马铃薯当地下10厘米处地温稳定在8℃—10℃时即可播种,一般在2月底—3月中旬。
  播种要求。优先选用多功能复式播种机械,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有条件的可采用带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拖拉机配套机具,提高作业精准度和行距均匀性。地块面积较大时,可选择2垄4行及以上中大型播种机械;小地块选择小型播种机械。马铃薯播种采用垄作模式,播深一般为8厘米—15厘米,垄高20厘米—25厘米,一垄单行垄距75厘米—80厘米、大垄双行90厘米—110厘米。机械化播种作业应达到以下要求:种植深度合格率≥80%、漏种指数≤10%、重种指数≤20%。有条件地区可在播种时同时铺设滴灌带。
  春播花生
  播前准备。冬前对土壤进行深耕或深松的地块,播前应在冬耕基础上,选用旋耕机或动力驱动耙精细整地,保证土壤表层疏松细碎,平整沉实,上虚下实。冬前未耕地块,早春及时耕地,随耕随耙耢,播前旋耕或使用动力驱动耙整地。积极示范推广松翻轮耕技术,松翻隔年进行,先松后耕,深松深翻深度在25厘米左右,以打破犁底层,增加活土层,构建合理耕层。对于土层较浅的地块,可逐年增加耕层深度。
  适时播种。春花生适宜播期为地表下5厘米处连续5天地温12℃以上,大花生及高油酸花生应提高3℃—6℃。花生播种地块土壤水分为最大持水量的70%—75%
  时,要抢墒播种。墒情不足时,播后要及时浇水造墒,确保适宜的土壤墒情。
  播种要求。适宜地区优先选择能够一次完成起垄、播种、施肥、喷药、覆膜、膜上覆土等功能的播种机。大规模生产组织可选择四轮拖拉机配套播种机,小规模生产组织可选择手扶拖拉机配套播种机,所选拖拉机功率、轮距、机具作业幅宽应与地块大小、种植模式匹配。在一定区域内,提倡规范化标准化作业,特别是收获时采用花生联合收获机作业的地块,宜采用一垄两行种植模式。垄距80厘米左右,垄高10厘米—12厘米,垄面宽50厘米—55厘米,垄上行距28厘米左右。易发生涝害的地区适当增加垄高。应根据地力水平、产量目标、品种特性合理确定亩播量。大花生双粒穴播,亩播量一般为8500穴—9500穴,单粒精播春花生亩播14000粒—15000粒。播种深度3厘米—5厘米。播行膜上覆土1厘米—2厘米,播后镇压。播种时,应同步施种肥和喷施除草剂,按农艺要求确定好施用量,并做好机具调整调试,进行试播作业,在满足作业质量要求下,确定适宜作业速度。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张朝辉 参考新华网、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网站、《农村大众》等整理)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