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鲜食甜玉米密植高产调控技术研究获进展
文章字数:452
  针对当前鲜食甜玉米生产存在的“群体密度不足,氮素效率低”的突出问题,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联合广东省科学院海南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了“增密减氮提升鲜食甜玉米群体抗倒伏性及产量稳定性的农艺学机制研究”。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科学前沿》。
  “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核心,是解决当前人口与土地矛盾的重要途径。增密减氮技术是玉米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能够通过增密方式提高群体产量,另一方面,通过适当减氮提升作物的氮素利用率,可达到降本增效的生产目标。
  该研究在海南省创新人才专项、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广东省科学院发展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下,在鲜食甜玉米密植高产调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表明,在热区夏季生产,增密减氮可塑造合理的根系构型,能够协调甜玉米植株支持根和冠根发育,提升根系吸收和支持功能,提高群体抗倒伏能力,提高玉米穗行数和群体果穗整齐度是增产的主要途径。与当地高产大田相比,优化后的氮密 配 置 可 增 产 22.33% —30.00%。
  该研究可为热区鲜食甜玉米集约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据《中国科学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