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寒潮和降水影响下,全国多地出现“跨季式”降温,陕西、河南、山东等地经历雨雪转换,南方降雨时还需警惕强对流天气,多地最高气温累计降幅可达20℃以上。冰冻低温天气易导致农作物产生冻害,那么,如何做好农业生产防冻措施?
小麦 低温防冻应对措施
追肥增蘖。对播期偏早、冬前提早拔节,主茎和部分大分蘖受冻的小麦,天气转晴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如追施尿素7.5—10公斤/亩),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营养液,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正常长势,促进小分蘖尽快长大成穗,最大程度降低冻害损失。
排渍养根。及时疏通厢沟、腰沟、围沟等“三沟”,降湿排渍,为小麦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利于更好地吸收养分,满足小麦恢复生长的需要,达到养根护叶增蘖的目的。
保穗增粒。受冻小麦有效分蘖减少,要在生理拔节期施好拔节肥,促进春生分蘖和冬前小分蘖转化为有效分蘖,确保有效穗数,还可提高小花结实率,增加穗粒数。对越冬初期未追肥的晚弱苗,应抓住降雨天气追施尿素(尿素8—12斤/亩),促使晚弱苗转壮。
防衰增重。小麦受冻后根系发育不良,生长后期要特别注意防止小麦早衰。在小麦旗叶露尖时每亩可追施4—6斤尿素。籽粒灌浆期也可采取叶面喷肥,延迟衰老,增加粒重。
加强病虫害防治。受低温冻害的麦苗抗病虫害能力减弱,加上持续雨雪天气造成土壤湿度过大,易发生根茎类病害。应在拔节后田管上做好蚜虫、红蜘蛛、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免加重产量损失。
油菜 抗冻减灾田间管理措施
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田间积水明显的田块,及时清理围沟,促进根系恢复生长。
及时摘薹,促进腋芽生长。薹高超过25厘米的油菜,抗寒性急剧下降,也容易被大雪折断。受冻或者折断的油菜薹,在温度回升至0℃以上,及时摘薹,有利于基部腋芽快速生长。
追氮补钾,增产抗倒协调。温度回升到0℃以上时,薹高超过25厘米,冻害或折断采取摘薹措施的田块,每亩补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3公斤;薹高20厘米以下,绿叶数8—10片且叶色正常的油菜,抗寒性强,可以不追肥;尚未抽薹,且绿叶不及6叶的田块,每亩补施尿素7.5公斤,氯化钾5公斤。
及时化调,促进恢复生长。温度回升到5℃以上时,可喷施芸薹属内酯或赤霉素等激素,促进油菜恢复生长。
提前喷药,减轻病害发生。冻害发生后,油菜病害可能提前以及加重发生,温度回升到10℃以上时,可喷施多菌灵等广谱杀菌剂,减轻病害发生。
中药材 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技术措施
及时清沟排水。由于本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范围广,强度大,易引起冷害和冻害,平地或排水不畅的地块,应及时清沟,保证排水通畅,防止田间积水,以减少冷害冻害造成的烂根、死苗。
培土或覆盖保温。有条件的,可通过培土、秸秆覆盖等保温措施,减轻冷害冻害。
加强病虫害防控。植株遭受低温冷害或冻害后生长势差,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弱,而春季易发生危害幼苗的立枯病、焠倒病、白粉病等,以及蚜虫、介壳虫等危害,应提前采用清理田园等农业措施以减少病虫基数,并利用化学措施防治,加强对病虫危害的防控。
及时查苗补缺。低温冷害或冻害易造成植株烂根、死苗,在气温回升后,应及时查苗补缺,避免缺苗导致减产。
及时中耕除草。及时中耕以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和植株生长;除草应尽量做到锄早锄小,避免杂草争肥、争光。
科学追肥。在春季温度回升植株萌发后,需及时追肥或喷施营养液,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修剪和整形。对于藤本或木本药材,需及时修剪、整形,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对于收获部位为根类或根茎类的药材,可通过摘除花薹、打顶等措施以增加经济产量。
蔬菜 低温防冻田间管理措施
设施蔬菜主要是茄果类、瓜类育苗和部分叶菜,目前应做好大棚抗压加固工作和应用增温、补光、保暖等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应对措施:
做好物资储备工作。随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及农业管理部门发布的极端低温冰雪冻害气象灾害信息,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如,保温被、加热风机、加热线、应急增温燃料块、雪铲、清雪机、补光灯等防冻、保温、增光物资储备。
田间管理措施。针对目前出现的低温、冻雨、暴雪天气,蔬菜种植户应该加强大棚蔬菜、露地越冬蔬菜和蔬菜种苗的越冬管理。
做好大棚加固工作。对棚体结构、棚膜、压膜线等进行严密排查,增加必要的棚内立柱支撑。及时清除大棚积雪,随时关注积雪程度,防止积雪过厚压垮棚室,连栋大棚注意天沟内积雪厚度。可在棚室内用煤炉加温促进积雪融化,紧急情况下可以破膜保骨架。同时大棚蔬菜注意应用增温、补光、保暖等措施。
茶园 低温防冻应对措施
培土增温。在降温前,将茶树两边的泥土向根部堆高8—10厘米,可以保温防冻,回温后将增高部分的泥土挖平。
覆盖保温。因地制宜采取茶蓬覆盖、行间覆盖、设置屏障等防冻措施,可提高茶园地温1℃—2℃。覆盖材料有稻草、秸秆、草皮、木屑、厩肥与稻麦壳,或薄膜、无纺布、地膜、遮阳网等,开春后合理利用覆盖物。在秋季茶行套种越冬绿肥,也可提高土壤温度。
增湿保温。通过对茶园喷灌或灌水,可增加茶园空气湿度,提高茶园土壤热容量,减少土壤变温幅度,减轻冻害对茶树的损伤。喷灌可从19时到次日8时,每1—1.5小时喷水一次。
吹风防霜。有条件的规模化茶园在离地6—10米处安装防霜风扇,开机吹风可将茶园上空暖空气强制对流至茶树冠层,能有效提高茶树蓬面温度,从而达到防冻目的。一台功率为3千瓦的风扇一般可保护1.5亩平地茶园,一般每公顷安装30—40台为宜。多在19时左右开启,次日7点温度回升后停止。
清沟排水。对于易积水的茶园,应清理排水沟,使融化的积雪能顺利流出茶园,避免土壤积冰损伤根系。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张朝辉 参考央视新闻客户端、光明网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