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病果诱因有多个 可防可治有章法
核心提示:番茄空洞果、脐腐果、筋腐果等问题病因复杂,菜农需对症治疗
文章字数:2109


  受春节期间大量留果及早春季节不良天气影响,正值结果期的早春茬茄果类蔬菜很容易出现空洞果、脐腐果、筋腐果等生理性问题,给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建议菜农从果实生理病害的发生原因入手,采取有效手段加强管理,防治果实生理性病害。
  空洞果
  症状表现
  空洞果是指果皮与果肉胶状物之间有空洞的果实。主要表现为果实表面有棱,外形不饱满,果皮和果肉分离,果实出现空心;有的果实表面虽没有明显的棱,但剖开后发现果肉和胎座之间有空腔。
  发病原因
  空洞果的发生原因很多,一是在早春季节遇到阴雨雪天气,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减少,果实内部供应的养分不足,容易产生空洞果。二是在茄果类蔬菜开花坐果期间,若棚室保温过度,特别是棚温过高(超过36℃且持续时间长),花粉受精不良,果实发育中果肉组织的细胞分裂和种子成长加快,与果实生长速度不协调,就会形成空洞果。三是在茄果类蔬菜坐果期,若肥水供应不足,植株的营养状况不能满足果实膨大所需,从而导致空洞果的形成。
  防治措施
  选择多心室的品种。正常情况下,心室少的品种发生空洞果的几率远远高于多心室品种,所以正确选择品种很重要。
  棚内温度要适宜。结果盛期棚内的夜温最好不超过15℃,可以通过调整保温被的下放时间进行调整。
  合理施肥。茄果类蔬菜进入开花坐果期后,对氮肥的需求量保持同一速度,至结果盛期达到吸收高峰。钾肥的需求量则逐渐加大,其中,钾元素对于糖类的合成与运输、增大细胞液浓度、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以及促使养分向果实运输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所以,此期菜农要适当增加钾肥的用量。以番茄为例,当番茄果实直径超过3厘米时,重点冲施钾肥,每亩冲施10—15千克,不仅可以增加果实的重量,还可使得果实口味好、色泽鲜艳。
  减少激素用量。追肥时,菜农要选择正规的肥料产品,特别是大量元素水溶肥和功能型肥料,选用不含激素的产品。因为含激素的肥料施用过多,往往造成果实生长过快,而植株营养不足,就容易导致空洞果的产生。
  筋腐果
  症状表现
  筋腐果是番茄的主要生理性病害之一,一般发生在果实膨大至成熟期,发病初期,病果外形完好,隐约可见表皮下组织部分呈暗褐色,病害由果内向外发展,后期病部颜色加深,切开后有黑筋。
  发生原因
  筋腐果主要是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与氮素的比例下降失调所致。通常植株体内的C/N适宜范围为(25—30)/1,如果碳氮比值小于25/1,甚至20/1,则发生筋腐果的几率大增。
  当菜农偏施氮肥,钾肥、硼肥不足,尤其是铵态氮过多时,会引起碳水化合物与氮的比值下降,造成植株新陈代谢失常,导致维管束木质化,而诱发筋腐病;冬季及早春季节根系生长不良,根系担负着营养物质、水分的吸收,其中也包含对钾元素的吸收,同时根系还能产生细胞分裂素向生长点部位输送,所以根系生长不良也是导致筋腐果产生的原因之一。
  防治措施
  对于已经产生的筋腐果,无法挽回,只能及时摘除,避免不必要的养分消耗。此外,菜农还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预防筋腐病的再发生。
  一是减氮增钾。减少氮肥,特别是铵态氮肥料的施用。早春季节地温低,铵态氮过量不仅容易出现铵中毒现象,影响根系生长,而且还会抑制钾元素的吸收。因此,冲施水溶肥时应选用硝态氮含量高的水溶肥。
  二是叶面补硼和钾。可以通过叶面喷施液体硼和磷酸二氢钾进行补充,减少或避免后续筋腐果的发生。
  三是加强浇水管理。早春季节浇水应注意浇小水,避免大水漫灌,土壤含水量大时,氧气含量降低,根系活力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也容易引发筋腐果。
  四是增强土壤透气性。地膜不要紧贴地面,也不要全棚覆盖。换茬之前对于粘重的土壤可以增施有机肥,及时补充微生物菌剂,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透气性。
  脐腐果

  症状表现
  脐腐果通常在果实膨大期发病较多,发病初期果实顶部呈水浸状暗绿色或深灰色,随后变为暗褐色,病部果肉失水,顶部凹陷,一般不腐烂。
  发生原因
  缺钙是引起脐腐果发生的主要原因,钙是细胞壁和细胞间层的组成部分,能使相邻的细胞相互联结,增大细胞的坚韧性,当果实缺钙时,果肉细胞紊乱,失去控制水分的能力,从而引起脐腐病的发生。另外水分供应失调,如控水严重,蒸腾作用大,果实中原有的水分被叶片带走,造成果实顶部细胞失水,从而导致脐腐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
  改善土壤环境。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育,从而增强植株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良好的土壤中水溶性钙含量高,利于植株对钙的吸收和利用。钙主要通过根系吸收,所以要冲、喷结合,
  以冲施为主。
  均衡供应肥水。根系吸收钙元素是伴随着吸收水分进行的,所以要保证土壤湿度合理,过干或者过湿都不利于植株根系对钙元素的吸收,一般土壤湿度适宜在60%左右。同时还要注意平衡施肥,避免一次性施入过多的氮肥和钾肥,土壤中过量的铵态氮和钾离子会抑制根系对钙离子的吸收。
  选择合适的钙肥。补钙时要选择好的钙肥产品。如螯合态钙肥,螯合态钙肥可以打破阻碍,在韧皮部传导,进而提高钙的吸收效率,也可选择矿物分子钙,具有不易被固定,易于吸收,吸收利用率高,不受土壤、天气逆境的影响,其中还含有硼及其他微量元素,进一步促进钙元素的吸收。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董文兰参考《北方蔬菜报》、全国农技推广网等整理)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