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事关亿万农民“钱袋子” 中央一号文件有新部署
文章字数:757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月23日对外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部署。
  202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3%。今年如何进一步鼓起农民“钱袋子”?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等。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看来,各地要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收为基础,在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上下功夫。要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让苹果、黄花菜、木耳等小产业,成长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大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文化体验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加大稳岗就业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文件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方面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
  李国祥说,近年来农民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需要在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上下功夫。各地要通过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同时,推广用好订单、定向、定岗培训等管用模式,解决当前农民工素质结构、职业技能不匹配等问题。
  专家表示,各地还要着力在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农民闲置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
  此外,文件提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将联农带农作为政策倾斜的重要依据。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据《新华每日电讯》)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