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边县红墩界镇,养殖户正在饲喂羊子。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符金壮 通讯员 白凌燕 刘伟
近三年来,陕西省靖边县坚持将低效闲置帮扶资产的盘活,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县、镇、村三级联动,针对帮扶资产的低效闲置现状,实行“一资产一方案”,探索形成“镇级统筹、村企联合、托管经营、企业租赁”四种盘活模式,实现帮扶项目资产提质增效。
“镇级统筹”带着干。针对规模小、竞争力弱的资产,成立镇级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按股分红,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村企联合”合作干。针对因资金、技术等因素造成帮扶资产闲置,采取引进社会资本和龙头企业,依托其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实行村企共建利益联结机制。2022年以来,席麻湾镇采取有力措施,引进龙头企业,并将村集体资产折价入股,探索“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开展村企共建,联合经营,以“保底分红+收益分红”的方式获取收益,实现村企双赢。
“托管经营”帮着干。针对集中养殖成本高、收益低的养殖资产,推行托管经营,将牲畜托管给农户进行分散养殖,采取分期方式回收养殖成本和收益。
“企业租赁”承包干。针对产业发展实力较弱的村集体经济,通过租赁承包的方式,将闲置低效的帮扶项目资产租赁给企业运营,村集体收取租赁费用。
靖边县建立了“2+13”的帮扶资产政策框架管理体系,运用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线上对资产运营管护等情况开展常态化监测。同时,实行帮扶资产“红黄蓝”三色预警管理。对带动效果不佳、资产闲置低效或经营亏损的帮扶项目资产,确定盘活方案,并落实专人负责,因地制宜盘活处置,确保资产良性运行。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管理,实现帮扶资产提质增效,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经过连续三年建设,全县连片盘活闲置低效资产66个1379万元,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