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享全文 冬春季节是动物疫病的易发期。为防范非洲猪瘟可能对生猪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近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编写了《冬春季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指出要重点强化六方面防控措施。
一是密切关注疫病流行态势。当前国内非洲猪瘟病毒流行毒株以非洲猪瘟基因I/II型重组毒株为主,但也能监测到基因缺失株、自然变异株、自然弱毒株等变异株。密切关注本地区疫病流行态势,及时研判疫情形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范疫情发生与流行风险。
二是加强疫情监测排查。重点对屠宰、交易等场所进行监测,对于监测阳性样品,及时开展溯源调查。要结合监测、养殖生产、无害化处理等数据,进行疫情分析研判,针对性开展监测排查,及时发现疫情隐患。加强非洲猪瘟病毒流行毒株分析。要指导养殖场(户)了解非洲猪瘟临床表现特点,提高疫病识别能力,做好猪群的临床巡查,对于临床异常情况,能够第一时间采样送检,快速排除疫情隐患。
三是严格疫情报告与处置。做好《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第六版)》宣传解读工作,督促指导发现疑似非洲猪瘟患病猪或生猪异常死亡的养殖场(户),及时向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按照应急实施方案要求,立即派员到场,进行采样检测,确诊为非洲猪瘟的,要按规定程序报告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四是做好清洗消毒。可结合2025年春防工作安排,针对屠宰厂(场)、农贸市场、无害化处理厂等场所进行消毒灭源,降低病毒污染面。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