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凌老科协咨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成社回复说,小麦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严重时也会侵染叶鞘、茎秆和穗部,对小麦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病斑初为黄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霉斑,表面覆盖一层白粉状霉层,最终变为浅褐色,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在药物防治方面,粉锈宁(三唑酮)和戊唑醇等药物是常用的防治药剂,在小麦抽穗前后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进行喷洒,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但需要注意,喷药时水量要充足,确保叶片表面均匀着药,提高防治效果。此外,田间管理也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重要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灌溉、清除自生苗等,这些都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本版内容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董文兰 赵思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