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中)等科研人员正在查看冬小麦长势情况。
扫码看视频 立春过后,春耕生产渐渐拉开帷幕,当前抓好小麦春季生产管理工作,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打牢基础、掌握主动,显得格外重要。
2月10日下午3时许,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组成员、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张睿正在位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的曹新庄试验农场小麦育种基地查看冬小麦长势情况。
“农时不等人。春耕备耕关键期,我们要多到田间地头,帮忙解决问题。”新年刚过,张睿走进关中小麦4个主产地市重点县区,进行了调研。目前正是早春管理的窗口期和关键期。从关中小麦生长情况看,今年的苗情形势非常复杂,旺长苗、假壮苗、弱苗并存。
在农业农村部2月7日召开的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中提到,当前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冬小麦、冬油菜苗情好于常年,但也面临苗情复杂田管任务重、气象灾害不确定性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趋势等困难。
张睿通过前期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关中小麦产区,从东到西,今年的苗情形势非常复杂。
因此针对立春过后,根据各地苗情生长实际状况,张睿建议:
一是针对灌区有条件的麦田要进行早春灌。尽管目前耕层墒情还可以,但是底墒不足,所以建议早灌水,特别是没有进行冬灌的麦田,早春一定要保证春灌。
二是针对苗情特别是灌区苗情,群体不足或偏小、次生根少的,结合灌水,每亩追施二胺10公斤左右,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
三是目前气温不断回升,在回升过程中,无论壮苗、弱苗、还是假壮苗、旺苗等,早春有条件的进行普遍镇压,镇压有保墒增温,对部分旺苗具有控旺的效果,还可以对麦苗干叶进行清除,有利于春季早发。
四是随着温度的回升,大部分冬前没进行化除的,早春利用小麦拔节前窗口期,对麦田杂草,按照杂草的种类分类进行田间化除。
五是拔节期,是关中灌区纹枯病和茎基腐病防治的窗口期,特别是茎基腐病可防而不可治,早春要根据情况,以防茎基腐病为主,兼防纹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