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新砧木品种嫁接的茄子,长势良好。 “看,效果还是很明显吧。这边的茄子都枯死了,这边的却果实累累!”日前,在重庆市璧山区渝西蔬菜研发中心的一片茄子基地里,重庆市农科院茄科蔬菜团队首席专家杨洋指着一组相邻种植却长势迥异的茄子说。
这一成果背后,得益于一个新嫁接砧木品种“渝茄砧2号”的诞生。它的出现,将被称为“茄子癌症”的青枯病发病率控制在5%以内。这意味着,茄子“抗癌”能力提升至95%以上。目前这个新品种已在西南地区累计推广1万余亩。
为了抗“癌”,茄子转向嫁接种植
茄子的“抗癌”之路,要从上世纪说起。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田时炳介绍,青枯病源于一种土传病菌,如果同一地块连年种植茄子,那病菌就会越积越多,发病率也会越来越高。
“这病还不好防治,因为发病都在植株内部,就像是深入骨髓一样,从外部打药很难把病菌杀死。”田时炳说,摆在种植户面前的有几个选择,要么与非茄科类作物轮作,要么与水稻轮作,要么人为干预给土壤消毒杀菌,要么就只有换地。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能够抗青枯病的砧木品种“托鲁巴姆”。通过将茄子嫁接在砧木上种植,茄子抗病性能就能大幅提升。因此,“托鲁巴姆”迅速推广开来,至今仍是茄子嫁接种植的主要砧木品种。
“这个砧木品种的出现,几乎颠覆了茄子的种植模式。”田时炳说,此前茄子都是用自留种播种种植,此后嫁接种植的模式就逐渐推广开来。
“癌症”重来,新砧木选育提上日程
可如今,20多年过去了,“托鲁巴姆”的抗病性能正日渐退化,茄子“癌症”又卷土重来。“青枯病在种植前期几乎没有任何发病征兆,往往在挂了果后逐渐开始枯萎,这时种植户几乎已经投入三分之二的成本进去了,损失非常大。”杨洋说。
为了对抗茄子青枯病,2016年前后,重庆市农科院茄科蔬菜团队就开始新的砧木品种选育。团队成员们在野生茄子种质资源中寻找高抗青枯病的材料,开展杂交选育。
“茄子除了青枯病这一重要病害外,还有黄萎病、根结线虫等,所以砧木品种选育要兼顾多种病害,提升整体抗病能力。”杨洋说,经过多年选育,去年高抗青枯病茄子砧木新品种“渝茄砧2号”成功通过品种鉴定,成功将茄子青枯病发病率控制在了5%以内,同时具有易种植、管理成本低、嫁接成活
率高等特点。 (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