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探索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 “双赢”新路
——《国内外乡村生态振兴的典型经验及政策研究》关于乡村生态振兴建议与对策
文章字数:2612

    扫码联系图书主编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张婉 耿苏强
  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事关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全面促进我国乡村生态振兴,在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乡村生态建设典型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生态建设的现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副院长姚义清教授在其牵头编著的《国内外乡村生态振兴的典型经验及政策研究》一书中,从设立法制保障、政策扶持、体制机制、乡村产业、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剖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姚义清认为,虽然我国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许多乡村离和美乡村建设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大格局,才能实现乡村生态系统的全面振兴。
  强化法治保障
  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乡村生态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需要以法律法规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保驾护航。真正做到以“法”推进乡村振兴、以“规”促进乡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本书指出,一是要对现有乡村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理”“登记”,“适合”的继续使用,“不适合”的则应废除,“不完善”的应通过正常程序加以完善。二是要根据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新的、更加“管用”的法律法规。三是严加监督管理,尤其是要用新制定的法律法规,对乡村生态系统进行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从而确保乡村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由于乡村仍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法律建设仍然存在不足,环境法律体系建设、环境执法、环保法律意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以健全的乡村环境建设法律体系,引导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法治建设,为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提供保障。
  另外,还有健全乡村环保法律体系、加大乡村环保执法力度、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监督机制等方面,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了解并遵守环保法律法规。
  坚持政策协同
  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以加强乡村环境治理为导向保证乡村生态振兴乡镇政府是实施国家大政方针、路线的桥头堡和排头兵。姚义清认为必须强化乡镇政府生态治理功能。
  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生态治理制度政策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制度政策支持,良好的生态治理制度政策是乡镇政府生态治理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必要保障。其次,要合理、适度地赋予乡镇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更多的自主权。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物质保障力度,配套支持乡镇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力度,防止出现“缺钱”“缺物”的尴尬局面。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总体来说会对乡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产生积极影响,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影响。农业(种植业) 作为农业产业基础中的基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得到保障,因而需要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劳动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是决定和衡量乡村振兴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乡村劳动力资源建设和农民素质培养,提高农民群体的科学文化水平,优化乡村劳动力资源结构,是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要求。
  书中系统总结了以政策协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优势互补,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构建体制机制
  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乡村生态治理要依靠政府完善乡村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健全完善乡村生态保护管理机制,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社会公共资源的投入,还要努力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姚义清表示,可通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发展循环经济来达到乡村环境保护的目的。通过产业化、规模化可以发挥效益规模优势,消除传统小坊式的不经济生产。
  其次,还可以通过加强对乡村生态治理政绩考核、鼓励外部企业和经济组织对乡村生态旅游投资、加大对企业治污的管理力度、宣传增强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等,形成政府、企业、村民多元投入,共同治理的乡村生态治理体制。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着力优化创业环境,来提升服务供给水平。破除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服务瓶颈,必须着力优化创业环境,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确保乡村既能持续引进人才又能长期留住人才。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美丽乡村。探索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为返乡群体提供优良的营商创业环境和便捷的人居生活条件,使乡村公共服务真正得到返乡群体的认可和接纳。二是优先发展公共事业,补齐服务供给短板。为返乡群体及其家庭顺利回流乡村、认同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重塑生态功能
  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长期以来,我国比较重视城市和工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乡村和农业的环境问题,在思想重视程度、人财物投入力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
  姚义清说,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补齐乡村生态环境的短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没有生态宜居的乡村,就会失去对人才、产业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
  因此,本书特别强调了要聚焦乡村环境顽症,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全面改善乡村整体面貌和农民生活环境,保护好乡村清新的田园风光、独特的乡土风情,打造绿水青山、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美丽乡村,让美丽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底色。
  具体做法:一是,按照分区统筹、分类施策的原则,将区域自然本底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因地制宜优化重构乡村生态空间。
  二是,加快实施乡村环境连片整治和乡村清洁工程,普遍建立村级保洁员制度,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形成“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
  三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开展畜禽粪便还田、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处理等,全程无死角推进清洁生产和加强污染防治,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四是,加快特色乡村建设,注重文化传承,塑造乡村风貌,让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五是,在生活空间重构的过程中,应采取逐步推进小村或在远郊区村庄向大村或道路与沿线中心村、县城周边村庄向县城、集镇周边村庄向集镇迁并等措施。
  结合作者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姚义清认为,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我国乡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循序渐进、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和久久为功原则。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互动和生态文明建设,为高质量推进中国乡村生态振兴提供参考。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