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曾经是不毛之地。如今,这看似贫瘠的土地,竟也长出了金灿灿的油菜并获得丰收。
这,得益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黄镇带领的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育种团队的努力。多年来,他们锚定国家需求,专心钻研,破解了盐碱地高产油菜的关键技术难题。
2023年秋,黄镇团队在蒲城县的盐碱地上建了20亩的油菜耐盐碱示范点,种植了120多个杂交组合,进行200多份种质资源和6个品种的大面积示范。
6月,油菜已基本收获完毕。“今年情况很好。我们从蒲城县荆姚镇常家村油菜盐碱试验基地的测试数据中发现,团队选育的‘陕油1513’表现非常突出。在低盐浓度条件下,‘陕油1513’亩产达250公斤以上;在中高盐浓度下,‘陕油1513’亩产达150公斤以上。经济收益可达到每亩1000元至1700元。”6月11日,黄镇说。
另外,常家村的油菜盐碱试验基地种植油菜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上升,盐浓度明显下降。这表明,油菜在改良盐碱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据了解,除了在陕西省表现出色外,在江苏盐城耐盐碱示范点,当pH值为7.1、土壤中以氯化钠为主的水溶性盐浓度达到5克/公斤时,“陕油1513”的长势也明显优于一般品种。
“2023年冬季,在新疆奇台县盐碱地示范基地,‘陕油1513’在pH值为8.4、水溶性盐浓度为20克/公斤的环境下依然表现出很强的耐盐碱性。值得一提的是,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条件下,‘陕油1513’也能安全越冬。这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抗寒性。”黄镇说。
经过多年努力,黄镇团队获批多个国家级项目,选育出20多个油菜新品种。其中,强耐盐的油菜新品种有7个,如“陕油1513”“西油7号”“陕油55”“陕油100”等。这些品种在我国多个生态区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特别是在耐盐碱性与抗寒性方面表现突出。
(据《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