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后,高温伴随着强光照,有时白天最高温达37℃以上。棚内高温的时间长,不利于蔬菜的正常生长,若菜农管理不当则极易导致蔬菜出现生长不良、日灼病、病毒病等异常症状。对此,菜农应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改善棚内的环境条件,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确保蔬菜在逆境中健壮生长。
叶片萎蔫 畸形瓜 高温强光蔬菜生理性问题、病毒病多发
花芽分化差、雌花少
丝瓜、黄瓜等蔬菜夏季雌花数量明显少,开花节位提高,有些甚至直接没有雌花,大大影响越夏蔬菜的种植效益。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为花芽分化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直接受到温度和日照时间长短的影响。
高温和长日照通常有利于雄花的分化,雌花相对减少;低温短日照则有利于雌花的分化。因此,种植丝瓜、黄瓜等越夏蔬菜时,一定要注意苗期管理,通过降低温度、缩短光照时间、增加湿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物理措施和苗期喷洒药剂等化学措施,增加雌花数量。
日灼病高发
日灼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初期受害果实表皮呈灰白色革质状,表面变薄、皱缩,细胞组织坏死、发硬,好像被开水烫过一样;在潮湿的条件下,受腐生菌侵染,可长出灰黑色霉层而使病部腐烂,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晴朗的夏天,若没有叶片保护,朝西南方向的果面上长期受到较强阳光照射,果实表面局部温度上升快,蒸发耗水急骤增多,果实向阳面温度过高,水分供应不及时而灼伤。
要控制日灼病发生,除了控制棚内温度和光照强度外,还要注意避免打叶过度,保证果实上部有叶片遮挡,无阳光直射。若枝叶不足,可以用报纸等进行遮挡,即可减少日灼病发生。
开花少、畸形果多
由于棚内温度过高,尤其是夜温过高,植株呼吸作用强烈,消耗的有机营养过多,造成生殖生长受到抑制,出现花小、花少、坐果难等问题,即使果实坐住,也容易出现大头、尖嘴、偏头等畸形果,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如豆类蔬菜容易出现徒长,尤其是到了温度较高的夏季,经常出现花少、花小的问题,有些几乎没有正常的花形成。芸豆适宜的开花温度是23℃-25℃,超过30℃会使花粉与柱头的粘性降低,出现授粉受精困难,增加畸形果几率,甚至落花落荚。
另外,高温还会抑制硼元素吸收,而硼元素在花的柱头以及子房中含量很高,一旦缺乏,很容易影响受精。因此,越夏茬蔬菜应特别注意调控蔬菜长势,合理进行温湿度调控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证蔬菜生长健壮,花芽分化正常。开花前,应叶面喷施速乐硼等,补充硼肥,提高蔬菜的坐果率。
病毒病高发
在夏季高温干旱的天气下,蔬菜病毒病发生严重,尤其以越夏小黄瓜和西红柿表现最为突出,每年都有很多因为病毒病而拔园的情况。病毒病的预防,建议每隔3-5天就要喷洒病毒A、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铜+含锌的叶面肥。
除此之外,注意调控棚内环境,避免棚内出现高温干旱的环境,还要预防粉虱、蚜虫等传毒害虫。
多措并举避免蔬菜高温障碍
既然高温对棚室蔬菜有这么多的不良影响,那么在夏季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强光高温引起的各种生理性问题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做好棚室遮阳工作
大棚:棚膜上可以利用遮盖遮阳网、喷洒降温剂等方法,降低棚膜透光性,减弱棚内光照,从而起到降低棚温的目的。泼洒泥浆没有成本投入,但遮光不均,效果难以保证,也容易被雨水冲刷。遮阳网遮光效果好,但使用较为麻烦,需要每天定时遮盖,且很多菜农选择的遮阳网遮光率过高,容易影响植株正常生长。降温剂清理不易,最好在旧膜上使用。菜农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遮光手段。另外,还要注意通过适当整枝,保持合理的叶片数量,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果实上导致日灼病。
拱棚:拱棚遮阳网设置在棚内较好。很多菜农认为将遮阳网设置在棚内,降温效果差,这种认识有些片面。因为遮阳网主要是通过遮挡光照来降低棚内温度,遮阳网的降温效果,一般与遮阳网的遮光比率成正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同样的遮阳网,不管设置在棚外还是棚内,降温效果应该是一样的。而且,遮阳网设置在棚内,可提高棚内上部空气温度,反而有利于空气流通,增强通风效果。
加强通风
菜农在种植越夏蔬菜时,为了避免棚内蔬菜出现高温障碍,要注意将大棚的上下放风口全部打开,让棚外冷空气与棚内的热空气形成对流,加速热空气的排出,从而有利于棚内温度的降低。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拱棚顶部一定要设置通风口,以便于通风降温。在设置顶部放风口时,要注意在拱棚顶部放风口处安装40目,宽度为60-80厘米,长度与拱棚等长的防虫网,尤其是在麦收前后,以免蚜虫、蓟马等害虫进入棚内,传播病毒病。
合理浇水 中午喷雾降温
夏季要注意勤浇水,增加棚内湿度,降低棚温,增强植株对高温的耐性。中午时,棚内温度一般较高,叶片蒸发量也会增大,容易使蔬菜叶片出现上卷现象。菜农可以在棚内安装微喷头喷雾的方式来降低棚温,这样做还能起到增加棚内空气湿度,预防蔬菜花柱柱头干燥,促进授粉,预防蔬菜落花落果的作用。
另外,可叶片喷洒氨基酸、黄腐酸叶面肥等,在叶片表面形成保护膜,提高叶片抗高温能力。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董文兰参考《北方蔬菜报》、中国农技推广网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