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燕 唐艳丽
甲辰春天伊始,“新质生产力”成为我国农业春耕生产中涌动的新浪潮。人们对新质生产力如何带动农业产业腾飞、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农民增收提出更多期待。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验室里,胡瑾和她的学生们正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催生、怎样发展,值得思考。
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但与农业科技强国还存在不小差距,很多领域依然处于跟跑阶段,重大原创性成果不足,推广应用也不够顺畅。当务之急便是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不会凭空而生,离不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农业新质生产力也不例外,其本质是由科技创新主导的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引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样的高校,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沃土。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自身职责使命,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为持续开展农业前沿科技攻关不懈努力。
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如今的“金戈铁马”,从昔日的“人畜劳作”进化到现今的“机器换人”,科技创新正催生出澎湃动能,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数实融合推动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成为农业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更多的智慧农业项目,正在生动注解科技为农业带来的变革。
农业作为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要升级,要把农业跟新质生产力结合在一起。在政策引领、科学部署、多方推动之下,农业+新质生产力,终将激发无限潜能,成为连片的“风景”,为农业强国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