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汉中讯(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康军通讯员 杜海燕 齐兴贵)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眼下正是食用菌种植的关键时期。在陕西省镇巴县泾洋街道办蒿坪子村的山坡上,村两委、驻村干部及村民正有条不紊地栽种椴木香菇、木耳。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前些年,尽管蒿坪子村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农户也有种植椴木香菇、木耳的习惯,但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成熟的经验和技术。近年来,蒿坪子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立足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强化特色产业支撑,通过科技下乡助农活动,推动该村食用菌产业大力发展。截至目前,该村拥有椴树香菇1000余架、椴树木耳600余架,年产量达6000公斤左右,总产值50余万元。
稳定的经济收入,调动了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的积极性。蒿坪子村村民王大爷说:“我就住在村委会附近,这几天家里的农活差不多干完了,村支书在微信群里说有活儿我就来干了,一方面务工工资能补贴家用,另一方面这里人多热闹,也能散散心。”
据悉,近几年来,蒿坪子村发展食用菌种植,每年可以带动群众用工100余人,人均增收2000余元,在实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帮助附近群众实现“挣钱、务农、顾家三不误”。
下一步,泾洋街道办将通过村集体示范、招商引资、大户带动等方式不断壮大食用菌产业,有效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产业发展成为撑起乡村振兴的一把“致富伞”,让村集体经济“破茧成蝶”,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