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张婉
冯佰利正在察看谷子长势。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央一号文件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突出地位,并明确指出“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技术方案。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目标是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由于耕地资源有限,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扩大非耕地资源利用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盐渍化耕地是我国最主要的中低产田类型之一,“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力,对扩大国家耕地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冯佰利带领杂粮科技创新团队长期立足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特色杂粮绿色栽培和优良种质资源开发保护与利用,组织开展了糜子、荞麦等特色杂粮作物遗传育种、品种资源收集及新品种选育、品种资源以及作物优质高产生态生理技术、作物品质生理以及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杂粮作物品质性状基因定位和品种改良和杂粮作物品种资源抗逆性研究,选育优质抗逆、适于机械化栽培的杂粮品种48个。
“今年,我们将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带领团队继续开展杂粮产量提升行动,发挥杂粮在旱薄地、盐碱地的生产优势,集成示范推广垄沟栽培、四位一体节水技术、秸秆深埋还田控盐技术等;以优质、高产、耐盐碱,适于机械化,轻简高效栽培为主要目标,选育粮用、饲、观赏等多元化杂粮品种,并依托在杂粮产区建设的试验示范站(基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增产增效。”冯佰利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