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可以轻松管理近300亩大棚,一个项圈可以实时监控牛的进食与发育。在陕西杨凌,这些“高大上”的数字科技正大步走向田间地头。
在位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揉谷镇产业路的王浩家庭农场内,一大早,手机微信里的“棚掌柜”小程序就提醒种植户王浩,该打开大棚的棉被了。
“‘棚掌柜’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控,在棚里面可以,到北京、上海也可以。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棉被和通风口都能打开。”王浩说。
和王浩一样,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示范基地也安装了“棚掌柜”,这里的智能化程度更高,系统集成技术也更强大。棚内的电子屏上,基地基本信息、卷帘机工作情况、各棚的气象信息、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一目了然。这些数据与基地紧密相关,指导着基地内日常生产。
目前,“棚掌柜”在北方11省已经推广了有5万多棚,辐射带动了30万亩的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的棚掌柜系统能够实现风、棉、水、肥、药五位一体控制,被农民形象地称为‘家里手机一点,地里大棚就卷’,有效解决了老百姓种棚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正是数字农业的发展,给我们设施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棚掌柜首席科学家孙先鹏说。
位于杨陵区五泉镇的杨凌秦宝牛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从肉牛良种选育、标准化繁育、规模化育肥、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该企业应用的智能项圈可以对牛的进食、活动、发情等动作进行监测,从而提高牛的繁殖率。
“有了智能项圈,我们就可以实时监测牛是否发情,能够及时配种,从而缩短胎间距。”杨凌秦宝牛业有限公司技术品控部部长吕宝龙说。
在此基础上,杨凌秦宝牛业有限公司还使用了一牧云智慧牧场管理系统,从母牛的怀犊率、配种率、产犊率、犊牛成活率,以及牛只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饲料营养配方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