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防涝排碱解民忧 守护良田富秦东
——陕西省渭南市农田排水(碱)恢复保护工作侧记
文章字数:2339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陈小文
  从“只生盐蓬草,不长庄稼苗”的盐碱地,到麦浪荡漾、瓜果飘香的“关中粮仓”,近年来,位于秦东大地——陕西省渭南市渭北平原上的几十万亩内涝盐碱地,在渭南市的治理改造下,正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
  防涝排碱成群众的“心头之忧”
  据介绍,关于渭北土地盐碱化治理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秦汉时期。长期以来,渭南地区以渭河为中心,是盐碱、内涝问题交织出现的集中区域,涉及渭南市的临渭、蒲城、富平、大荔、高新、卤阳湖等地区,当地人民为之奋斗了上千年也未彻底解决,农田内涝排碱问题依然是渭河两岸群众的“心头之忧”。
  “渭北地区地势平坦,由北向南总体成簸箕形状,地表水位浅,上世纪兴修水利工程,常年灌溉导致地表土层水份饱和,加上排水不畅,所以一遇霖雨或大雨就容易形成内涝。其次渭北地下水矿化严重,随着积水上升地表,加重地表土壤盐碱化程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长庄稼的盐碱地。”渭南市临渭区农田排水排碱工程管护中心退休老职工王望龙说道。
  王望龙告诉记者,由于地理气候原因,陕西关中属于长年少雨的半干旱地区,所以位于关中东部的渭北地区虽有良田万顷,却因无水滋养而收获浅薄,一遇大旱灾年,渭北人民因饥荒而损失惨重的情况在历史文献里多有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为彻底解决渭北农田灌溉问题,陕西省兴修了可覆盖渭南市八十万亩农田的交口抽渭灌溉工程。投入使用后,渭北地区成为陕西省重要的粮棉基地之一,被人们称为“白菜心”富硕地带。
  五大农田排涝工程解内涝之困
  好景不长,随着灌溉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位于“白菜心”富硕地带的农田,出现了土地次生盐碱化问题,且一遇霖雨、大雨天气,就会发生严重的内涝灾害。
  为了解决内涝和土壤盐碱化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渭北内涝盐碱灾害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在交口抽渭灌区、洛惠渠灌区、卤泊滩、朝邑内滩、二华加槽等区域,先后修建了五大农田排涝工程(交口抽渭灌区排水工程、洛惠渠灌区排水工程、卤泊滩排水工程、朝邑内滩排水工程、二华干沟五大排水工程)。1990年,五大排水工程顺利竣工,有效缓解了渭北盐碱内涝问题。
  记者从渭南市水务局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依托灌区,全市共建成五大排水系统,修建干、支、斗分、毛沟等约3200公里。五大排水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当时农业生产条件,抑制了土壤盐碱化发展,加之十多年长期干旱少雨,让相关部门和群众逐渐放松了防范心理。排水工程缺少管护,年久失修,群众人为倾倒垃圾、群众填埋毛沟和涝池种地,造成大部分毛沟不能排水,支沟严重堵塞,一些干沟淤积排水不畅,排碱排涝系统基本瘫痪。以至于2021年秋季的一场强降雨,导致渭北近200多万亩农田受灾、19万亩农作物绝收,经济损失达到15亿元,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年的粮食生产,更是给近百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举全市之力
  抓农田排水(碱)恢复保护
  渭北内涝灾情发生后,渭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相续做出重要指示,带领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冒雨深入现场查看灾情,指导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帮助涝区群众防灾抗灾工作。渭南市人大经过多次调研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农田排水(碱)工程恢复保护工作的决定》,从立法角度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群众利益大于一切,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调整规划、整合资金,一场宏大的渭北内涝灾区农田排水(碱)恢复保护战役全面打响。
  “时隔三十多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政府这么大规模修复排碱渠,往年只是清理一下总干渠和部分支渠。”家住临渭区蔺店镇的李姓村民告诉记者,他今年七十多岁了,参加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民修排碱渠大会战,知道排碱渠对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他回忆说,1974年雨水比较多,蔺店镇一些村的农田里出现明水,数月不退,到了十月份,小麦都种不到地里。自从排碱渠修成后的多年中,农田里再没出现过明水内涝,村上的年轻人也渐渐忽视了排碱沟的作用。要不是2021年的那场霖雨,地里出现明水,庄稼都泡到水里,这些人还认识不到排碱渠的重要性。
  “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据统计,自渭南市农田排水(碱)恢复保护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完成投资9.86亿元,先后清淤干支沟道1059.7公里,改造各类建筑物406座,恢复排水泵站6座,总清淤总量500余万方,基本打通了各县市间的堵点、难点和盲点,成功经受了多场强降雨冲击。
  制定长远规划确保粮食安全
  “开展农田排水(碱)恢复保护,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突出工程建设与长效保护,努力为渭南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保障渭北粮食主产区安全生产提供坚强有力支撑。”在农田排水(碱)恢复保护工作专题会议上,渭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一步明确了渭南市委、市政府的决心。
  “这两年的排水(碱)恢复保护工作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渭南市临渭区农田排水排碱工程管护中心职工王龙告诉记者。自2021年内涝发生后,渭南市分别整合中小河流治理、水毁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资金。同时争取中省支持,整体推进项目实施,为5年内彻底解决农田内涝问题、10年内全面建立工程管护体系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探索建立“抬田造地、挖塘汇水、水系连通”的工程模式,着力打造“柔性治水、绿美同步、乔灌结合、分步推进”的绿色生态农田林网。通过这两年的努力,渭北排水(碱)网络工程全线恢复贯通,有力地解决了渭北低洼易涝区的渍涝和减轻土地盐碱灾害问题,确保渭北粮食安全生产。
  渭南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渭南市将加快建立排水排碱工程的运行管护体系,即“管理主体明确、管护标准具体、考核奖惩到位、工程效益长久”。从管护中出效益、出成效,不断提高当地粮食产量,助推高效农业发展,努力为渭北人民群众打造出一个绿色、生态,宜居宜业和美的幸福美丽家园。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