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和果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然而,苹果树腐烂病、轮纹病等重大枝干病害却一直威胁着产业的健康发展。主要由苹果黑腐皮壳引起的腐烂病是苹果树最具毁灭性的病害,常造成主干大枝树皮腐解溃烂,枝枯树死,甚至毁园绝收。同时,主要由葡萄座腔菌侵染引起的轮纹病和干腐病(统称为枝干轮纹病)主要危害果树主干大枝,形成粗皮和干腐,导致树势衰弱,而且枝干轮纹病为果实轮纹病提供初侵染来源,侵染果实引起烂果。为此,实现苹果树重大枝干病害的科学高效防控,对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病症状
苹果树腐烂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新病斑最初出现在夏秋季,不易被发现,只是受害树皮红褐色、略凹陷,大小和形状不定。到第二年春季果树萌芽前后是病斑快速扩展期,表面常湿润,稍隆起,手指按压时有松软感,并流出红褐色汁液,病部皮层腐烂易撕裂,有酒糟味。发病后期病斑停止扩展,病部失水干缩凹陷,呈黑褐色,病健交界明显,病斑表面可产生小黑点(子座和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针头大小,密生于病斑上,雨后或天气潮湿时,其中可涌出橘黄色卷须状或丝状分生孢子角(大量成团的分生孢子),有时老病斑上也可产生较大的黑色粒点(子座和子囊壳)。从病树干或枝条的横截面可以看到树皮甚至木质部变褐坏死的现象。当年生枝条感病会失水干枯死亡,红褐色,后期病部亦可产生很多小黑点。菌丝可穿通韧皮部进入木质部。
枝干轮纹病:主要危害果树的枝干和果实。枝干症状通常表现为病瘤、溃疡斑、干腐型病斑、枯枝,果实症状主要为褐色轮纹状病斑。
病害防控
监测预警技术。腐烂病和枝干轮纹病病菌均为弱寄生菌,具有潜伏侵染现象。病菌潜伏时期甚至可长达1年以上,树势强壮时,病菌定殖在树皮的浅层组织处于潜伏状态,直到树势衰弱,病菌快速侵染导致组织溃烂。针对老栽培区病果园内外病残体多、树体带菌普遍等特点,有条件的果区要结合分生孢子捕捉监测和无症带菌分子检测做好监测预警以指导病害精准防控。具体技术为果树花露红至落花期在距离地面1.5米高度悬挂孢子捕捉器,每次悬挂24小时,每5亩按照五点取样悬挂5个,每7天监测一次,共4-5次,在16x40倍镜下观察,每次平均每个视野发现1个以上孢子为预警值,需采取药剂淋干阻侵入防病措施。幼果期随机取样(每亩果园抽检30棵树)检测无症带菌情况,如果带菌比例超过5%为预警值,则需采取壮树防病措施。
科学用药技术。由于腐烂病菌和轮纹病菌孢子的产生、释放、传播高峰期在落花至幼果期吻合,因此可以在病菌传播侵染高峰期精准用药,即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6-8月),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药剂或其复配剂喷淋主干和大枝基部,实现一喷防两病。对于新建果园或发病较轻的果园,可以结合该时期的其他病虫害防控,加施防控腐烂病与轮纹病的药剂,喷洒叶面的同时淋湿主干与主枝。重病果园前两年建议用高浓度(商品建议浓度的8-10倍)药液,每次间隔10天喷淋2次效果好,技术应用2-3年可控制病害的发生。由于用药浓度较高,施药过程中注意不要喷到叶片和果实上避免发生药害。如果树体存在轮纹病瘤,应在首次涂干前将轮纹病瘤刮除。
压低菌源技术。防止病菌积累是有效控制腐烂病和枝干轮纹病的重要前提。春季树体萌芽前,刮除枝干上的腐烂病斑、轮纹病瘤,剪除弱枝、病枝和死枝,清除死树和病树,运到果园外并及时销毁,或者集中堆放进行喷药处理后覆盖塑料膜封闭。生长季节对腐烂病和枝干轮纹病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发现新生腐烂病斑应及时刮治,发现枯死枝条需立即清除。同时,注意修剪后剪锯口和刮治伤口应及时涂抹药剂防止病菌侵入。此外,入冬前、春季修剪后,全树可喷施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广谱性杀菌剂进行清园。
关键栽培管理技术。除了做好果园常规管理,如冬季清园、合理修剪、科学水肥、合理负载等,在果树萌芽期按照商品建议量施用生物菌肥次,在花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按照建议浓度喷施氨基寡糖素等植物免疫诱抗剂,提升果树抗病能力。此外,采取适当措施有效控制褐斑病、斑点落叶病、叶螨、潜叶蛾等叶部病虫害,避免因叶片早落引起树势衰弱诱发枝干病害的发生。
生态调控技术。降水量较为充沛的果区,可采取果园生草的方式;降水量较少(低于550毫米)的干旱果区,可采取秸秆覆盖、果园覆草等措施。上述措施可改善果园土壤水热状况和小气候环境,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及果园土壤水分,间接提升果树对枝干病害的抗性水平,有助于防控果树各类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