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陕西省靖边县黄蒿界镇:
以“枫桥经验”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文章字数:1373
  白凌燕 解晓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符金壮
  没到村支部,先听见吵闹声。11月8日,陕西省靖边县黄蒿界镇高升村神水沟旅游开发公司和沙合浪小组因土地问题闹起了纠纷。一本笔记本,一张圆桌,一群人,高升村原村党支部书记鲁向光和刘俊武倒不急,摆事实,论情理,讲法律,情绪异常激动的村民不一会儿就消了气,3个月来结起的心结经过3个多小时的调停最终得以化解。
  “平时也有一些复杂的、特别难调解的矛盾纠纷,村上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不了的,我们会上报镇综治中心集中调解。”目前已经退居二线的刘俊武仍然在村里发挥着他的光和热。
  矛盾纠纷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群众“急难愁盼”的“汇集地”。为补齐基层治理短板,形成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答卷,黄蒿界镇健全五级五长网格运行体系,动员网格员、五长等多元主体下沉基层,了解诉求、排查纠纷,将问题“消化”在“家”门口。同时还建立了矛盾纠纷化解人才库,将有威望有乡村情怀的乡贤、老党员、老支书等纳入矛盾纠纷化解人员库中,用“五老议事”制度助力基层治理。现如今,在黄蒿界镇退休了的老书记、老主任们重新上岗做起了人民调解员,成为村里矛盾纠纷的灭火器,为乡亲们解开了心里的千千结。
  “在很多人眼里一些小矛盾、小纠纷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落在每一户老百姓家中、每一个人身上,就是天大的事。我们就是要通过下沉基层主动摸排,群众点单、五长问单以及镇中心派单的方式,将他们关心的大事都调解好、化解好。”黄蒿界镇人大主席李小宁说道。
  新时代的“枫桥经验”不仅要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还要努力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运用法制就地解决,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这条土路以前可差了,附近的几户种植大户,前段时间收割玉米时,因为路太烂,都运送不回去。”马季沟村村民鲁尚飞指着即将竣工通车的一条道路说道。鲁尚飞所说的路,是鲁家湾小组村民的必经之路,原有的泥土路面,夏季有流水、冬季有结冰、春秋有淤泥,严重影响村民的日常通行和农产品运输。鲁家湾村网格员下队走访了解到情况后,将群众的诉求反映到马季沟村综治中心,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得以顺利修路,困扰鲁家湾小组村民的出行难题得到全面解决。
  去年,黄蒿界镇全面健全了镇村两级阵地建设体系,完成了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综合协调室等社会治理指挥中心一体化建设,目前已构建1个镇级综治中心和6个村级综治中心,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乡镇干部扎根网格常态化走访,“民情老茶会”把话筒交给群众;“五老乡贤”化身金牌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为“家门口”的“解忧驿站”……激活自治动能,融入德治力量,坚持法治思维,群众真正成为黄蒿界镇基层治理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从完善信访制度,到健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从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就近化解,到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黄蒿界镇正在积极探索“枫桥经验”的新模式,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搭建好平台载体,帮助群众解决了现实难题。
  同时,黄蒿界镇通过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以服务优环境,以作风强保障,依托“12333”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强化源头治理,落实四级七天调解机制,进一步推动了信访矛盾化解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单一到多元,形成优势互补、专群结合、融合发力的基层治理多元共治格局。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