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
以“产业之笔”擘画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文章字数:2784
    枣湾村大棚种植户高振富采摘西红柿。

    枣湾村大棚产业全景(航拍)。

    南沟村果农雷永军喜获丰收。

    南沟村全景图(航拍)。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张小雄 冯玉龙
  近年来,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坚持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山地苹果、湖羊养殖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加强农业技术和企业培育力度,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安塞区围绕“一村一产业”总体规划思路,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抓点示范、串珠成线、整体成片”步骤,推进高桥镇南沟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统筹谋划西营、冯家营、南沟景区等村特色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等项目,为乡村振兴赋能。
  设施农业显“威力”“棚”勃发展促振兴
  近日,记者走进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招安镇枣湾村,设施大棚内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村民高振富正在给西红柿打叶,增强行间的通风透光率,有利于增强果实光合作用,减轻病害,提高品质。
  “我去年冬天种下的大棚黄瓜,一直卖到今年八九月份,卖了8万多元。后面又种了西红柿,现在也卖了1万多元,预计到春节,还能卖3万元左右,收益还是相当可观的。”高振富开心地向记者介绍他现在的产业发展情况。
  枣湾村把设施蔬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抓,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便利的区位优势、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高标准打造陕西知名的黄土高原设施蔬菜保供生产基地,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设施蔬菜产业链,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据了解,枣湾村已建成设施蔬菜大棚65座,年产值超7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近70万元的收益。为了让村民更好地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村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完善基地的基础设施,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如今,枣湾村的设施蔬菜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市场欢迎。
  和高振富一样,越来越多的枣湾村村民参与到设施蔬菜产业中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65岁的枣湾村村民白士尧老两口也租赁着一座大棚,仅凭一年的黄瓜种植销售,就卖出了近10万元,白士尧豪气地花费数万元添置了一辆电动老年代步车。
  “我们年龄也大了,很满足,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也不想去儿女家添麻烦,自己干点农活,身体也好,精神也好,还能有点收入,一举多得。”白士尧说,他现在除了通过村上邀请来的技术专家授课学习管理技术外,还学会了运用手机云课堂自主学习,“我想着今后把这些黄瓜管理技术应用在自己的大棚里,争取能有更好的收获。”
  近年来,枣湾村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多次开展技术培训、政策解读、市场信息等服务,降低了村民种植蔬菜的风险。同时,合作社还与多家企业合作,为村民搭建起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保障了蔬菜的销路。
  枣湾村党支部书记高玉红告诉记者,下一步,村里将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升蔬菜品质和产量。同时,村里还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水利、道路等配套设施,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枣湾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如今,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收入越来越高。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枣湾村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以设施蔬菜产业为支柱,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招安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高志锋表示,招安镇在“川道村”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已建成大棚700座、拱棚800座;“拐沟村”发展畜牧产业,已建成规模养殖场47处、适度规模养殖户126户;“山地村”发展山地苹果产业,已建成3条万亩果园带,总面积达到4.9万亩。
  下一步,招安镇党委将走产业园区化布局、循环化发展和特色化种植模式,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
  “果”“旅”融合双繁荣引领走向致富路
  在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一个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的新村落呈现在山间。这一切的转变,都源于南沟村以苹果产业和红色研学游为引领的乡村振兴战略。
  南沟村的苹果产业起步于2015年。当时,村集体经济开始发力,村民们积极参与到苹果的种植和销售中。经过几年的努力,南沟村的苹果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和生态观光、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南沟村成为了黄土地上的一颗明珠。
  2018年,南沟村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2021年,村集体收入超过了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75万元……这一切都离不开苹果产业的助力。
  68岁的雷永军,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南沟村一名踏实勤劳的老果农。40亩山地苹果在他的精心管理下,2022年卖出了18万元的好“成绩”。“从今年的成熟情况、市场价格来看,估计能卖20多万元。”雷永军的脸上始终挂着朴实的笑容。
  自苹果产业发展以来,南沟村群众稳步走上了致富路,“收入一年比一年高,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950元,今年预计能达到22000元。”时任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光红说。
  除了苹果产业,南沟村的红色乡村游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革命老区,南沟村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南沟村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红色研学游不仅为南沟村带来了经济收入,也提升了村民们的文化自信和生活品质。许多游客在参观南沟村的红色景点时,都会顺道在村里的农家乐品尝当地的美食,购买当地的特产。这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了南沟村的红色文化和苹果产业。
  南沟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研学活动吸引游客,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乡村和群众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路径。
  在新的历史阶段,安塞区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安塞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高翔表示,过去几年,安塞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产业发展方面,安塞区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了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同时,通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安塞区还高度重视农村人才培养和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引导优秀人才回乡创业等形式,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创业能力。同时,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弘扬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乡村文明程度的提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围绕腰鼓、剪纸、民歌、民间绘画和曲艺“五张名片”,将文化植入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推出“文化输出、旅游输入”新举措,让游客走进来、产业做起来、市场火起来、群众富起来。
  站在新的起点上,安塞区乡村振兴工作将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将充分发挥安塞的红色文化、黄土风情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建设、旅游资源、交通区位等综合优势,着力建设一批生产生活生态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具有陕北标志性特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乡村振兴迈向更高水平。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