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华阴市:强化措施稳步推进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字数:1795
    农业专家为农民进行“面对面”指导培训。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陈小文
  “粮食稳产能、产业提质效、农民增收益、乡村促和美。”今年以来,陕西省华阴市聚焦渭南市建设农业强市总体部署,精心谋、精准抓、精细干,全力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明显成效。
  华阴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总面积676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岳华山所在地,总人口24.8万,全市耕地面积26万亩。
  2021年,华阴市人民政府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集体;2023年,被渭南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渭南市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坚持高位推动精准统筹谋划
  近年来,华阴市一直把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华阴市委、市政府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制定印发《华阴市深入实施八大提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华阴市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及《华阴市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层层压实责任。
  同时实行“周小结、月推进、季考核”工作机制,强化定期调度、评价考核,有力推进工作落实落细。突出典型引领,积极推介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围绕保障粮食安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主题申报省级第二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6个。
  确保农业发展夯实振兴基础
  粮食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华阴市制定出台了《华阴市保障粮食安全的若干措施》,确保粮食增产增效,2023年,全市收获小麦19.33万亩、总产量5.38万吨,种植玉米18.5万亩、种植大豆6765亩,目前已收获玉米15万亩,播种冬小麦10万亩。华阴市入围省级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创建序列,正在积极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华西镇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同时坚持优化产业布局、适度扩大规模,累计发展设施大棚1612棚、发展果业面积3.07万亩,甜柿、葡萄、香菊等特色农产品打响品牌,受到市场认可。
  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推广作物宽幅沟播面积3.84万亩,兑付补贴资金76.85万元,受益农户752户;实际种粮农民补贴登记面积22.09万亩,落实补贴资金176.76万元,受益农户29130户。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86元,增长7.4%,三季度预计增长8%。
  项目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强化项目资金保障,今年华阴市策划包装入库衔接资金项目231个1.52亿元,争取上级衔接资金5000万元,91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资金报账率达到了85%。
  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合办经营实体,采取集体直接经营、“社企”合作、“社社”合作等方式,拓展多元化经营,在做实、运营、壮大上下功夫,推进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薄弱村”降至32个,力争年底前全市收入5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达到10个。
  同时结合《华阴市乡村建设行动方案》,配套出台单项工作方案11个,实施乡村建设项目76个(已完工50个),围绕3个渭南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司家、土洛坊、南严),落实资金195.78万元,支持示范村提档升级,积极打造示范样板。全市实现“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运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2.1%,高于省市“十四五”末治理率指标7.1个百分点。围绕“组织力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六方面内容,着力创建一批“堡垒村、富裕村、宜居村、文明村、和谐村、幸福村”。
  “三治融合”提升治理效能
  实施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村企联建互助和抓实驻村队伍管理三大行动。近年来,华阴市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村8个、市级标准化示范村10个,评选星级村34个。培育文明乡风,全市建成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6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130个。累计评选“最美家庭”2160户、“十星级文明户”4200余户,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5人入选陕西好人榜、19人被评为渭南标杆。建设平安乡村,全市130个村(社区)共划分网格2346个,城乡网格管理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6.1万余份,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3件。
  下一步,华阴市将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村规民约导向作用,积极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网格化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持续开展移风易俗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着力打造善治乡村、法治乡村、文明乡村。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